1、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
A.史蒂芬孙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富尔顿
2、如果给如图所示内容配上诗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
3、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4、下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票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 )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
5、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中日海战,中国北洋舰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舰船破旧,年久失修
B.指挥者指挥不当
C.日本舰队过于强大
D.清政府腐败无能
6、青岛市某中学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资料。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7、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拉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 B.
C. D.
8、1905年,孙中山组建的统一的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
9、比较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关于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比较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区域都是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而设置的
B.这三个区域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拥有自治权
C.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域只在于经济方面
D.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社会制度
10、“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A.发动武昌起义,敲响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
B.发动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赴重庆谈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11、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搞好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其内容包括( )
①依靠贫雇农
②团结中农
③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④发展农业生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2、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中国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
A. 广州
B. 武汉
C. 日本东京
D. 南京
14、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15、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被誉为“护国元勋”的湖南邵阳藉爱国志士是
A.蔡锷
B.孙中山
C.李烈军
D.唐继尧
16、中国在近代历史上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 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 (1937年11月28日)材料中的“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 ()
A. 长沙会战
B. 枣宜会战
C. 淞沪会战
D. 徐州会战
18、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 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抨击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19、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法制史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 ( )
A.标志着中华民国政府成立 B.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D.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20、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日本投降时在华兵力约128万人,仅这一数字,就超过太平洋东南亚各战场上日军的总和。这反映出
A.日本倾巢出动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
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D.国民政府一直没有获得国际的支持
21、( )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洋务运动中的第一个近代外交机构是1861年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909 年 10 月 2日,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以______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
2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26、根据所给提示,写出正确答案
(1)《南京条约》割_________给英国
(2) 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近代中国的______发生可变化
(3)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_________
(4)甲午中日战争的甲午年是公历的______年
(5)《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_________
(6)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_________ 工业
(7)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_______
(8)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1851年的_______起义
(9)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_________
(10)太平天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______ 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27、课本上为我们介绍了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有________、钱学森等人;2015年,中国药学家________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8、(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2)“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描写的是 。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形容的人物是 。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5)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
29、1952年10月,黄继光在美国侵略者发动的____________战役中英勇牺牲。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地点)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0、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探索,可以使人进步;探索,可以领略到世界中更多的奥妙;探索,推动着时代的进步。通过艰苦卓越地探索,古希腊的 发现了杠杆定律;意大利航海家 发现了美洲大陆;英国的 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科学家 在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
31、“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用了28年的时间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目标明确】
(1)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并肩战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讨伐北洋军阀的是什么战争?
【吸取教训】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暴动,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这一系列武装暴动开始于哪次起义?
【走向成熟】
(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率领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
【指导思想】
(5)中共七大确立了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推翻黑暗】
(6)中国共产党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什么?
【感悟历史】
(7)回顾这段艰苦的岁月,你有什么感想?
33、指出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什么?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
34、读图识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1)【制度建设】下列图一、图二两次大会分别通过了什么文件?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中国精神】请以下面两幅图片人物为例,根据提示解读中国精神。
模范人物 | 黄继光 | 焦裕禄 |
荣誉称号或英雄事迹 | 最可爱的人 | ① |
时代精神 | ②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理论形成】结合下列图标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科学理论成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