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革命后,殖民者加强了对殖民地的剥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意识也随之增强,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殖民地斗争代表人物的是:
A.章西女王
B.马克思
C.林肯
D.拿破仑
2、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护国运动席卷南方 B. “二十一条”遭到列强反对
C. 北洋军阀内部的分化 D. 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
3、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起重要促进作用。华盛顿与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殖民统治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小明小时候听妈妈给他讲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出自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记》
5、以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美、苏、英、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电子对抗飞机、核武器开始出现在战场上
C.它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D.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6、公元前4世纪,一位马其顿国王率军东征,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这位国王是:
A.亚历山大
B.居鲁士
C.大流士
D.李奥尼达
7、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动力是( )
A.畜力、水力
B.改良蒸汽机
C.石油
D.电力
8、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 台儿庄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北伐战争
D. 渡江战役
9、有人认为:(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一条“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在这条商路上奔波的商人,他们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些商人大部分应该是( )
A.日本人
B.阿拉伯人
C.葡萄牙人
D.西班牙人
10、将“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义和团运动”等历史事件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该主题应该是
A. 反对殖民的抗争
B. 疯狂的殖民扩张
C. 血腥的资本积累
D. 无产阶级的斗争
11、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B、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度 D、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2、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C.隋唐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13、一位俄国官员在谈到农奴制度废除后农民的变化时说道“解放了的农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在他看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A.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B.大大推动俄国农业发展
C.改变了农民被剥削命运
D.使农民获得了政治权力
14、亚非文明古国孕育了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具有的相同的地理因素是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大河
15、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一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林背作为总统,他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A. 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经济 B. 开发美国西部地区
C.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 制止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16、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
A.阿拉伯数字 B.完整代数学 C.《医学集成》 D.《天方夜谭》
17、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定位。对如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地人民发明了楔形文字
B.产生于亚洲的印度河流域
C.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D.是60进制计数法的发源地
18、古代阿拉伯人曾经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下列有关阿拉伯文明表述正确的是( )
A. 金字塔是其文明的标志 B. 发明了数码和十进制
C. 建造麦加清真寺 D. 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9、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济单位
②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③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④庄园的居民是领主及其家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陶寺遗址内,大型高等级墓葬内可见丰富而精致的陪葬品,小型的则仅可容身没有任何随葬品。这说明当时( )
A.私有制已出现
B.步入奴隶社会
C.原始农耕兴起
D.君主专制形成
21、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2、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______世纪,经中亚传到_____,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24、组合列举。人们大都喜欢把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此作为获取前进的精神动力。
(1)“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____(人名)告诉我们任何科学成就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前人智慧和成果的基础之上。
(2)“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是____(人名)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是____(人名)告诉我们当处于困境时应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
(4)“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是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是____(人名)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25、根据提示信息,填出相关的历史知识。
(1)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绞肉机”的战役是 。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
26、战国后期秦国在成都附近岷江上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_____,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的是_______。
27、14世纪,英、法等国的____________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28、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________(军事集团)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________(地点)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该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9、《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的代表作,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俄国作家_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0、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是 。
3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叙利亚问题,朝鲜半岛局势,中国钓鱼岛问题等现象表明,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人们还需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人类才能实现和平发展。 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中,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曾经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请写出这一事件的时间和名称。
(2)二战后,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1945年成立了一个什么国际组织?这一组织成立初期被哪个国家操纵?
(3)从历史上的战争沧桑,以及当今局部地区的动荡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32、改革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伯里克利在某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此话的认识。
(2)日本人善于学习和模仿,7世纪中叶,日本为挽救危机,进行了大化改新。请写出这场改革的特点,并写出这场改革对日本社会演进的影响是什么?
(3)14—16世纪资产阶级在思想方面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事件是什么?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走向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该组织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时,俄国仍然是个内陆国家,与外界接触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盛行农奴制,既无贸易也无工厂,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这导致了俄国军事力量薄弱,对加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极为不利。17世纪末为实现富国强兵,________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选自《图解欧洲文明史》
(1)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一的“______”上填写一个相关人物。
材料二 反农奴制斗争在俄国平民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平民知识分子在思想方面表达了农奴的利益和愿望。他们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最终迫使沙皇政府让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和改革宣言,宣布废除农奴制。
——《世界通史姓近代卷》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一社会阶层推动了俄国1861年改革?
材料三:1917年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临时政府在首都的兵力分散,处于麻痹状态,保卫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只有八百个缺少战斗经验的士官生。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概括此次起义在进程上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促成这一特点的因素。
材料四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 在斯大林主持下,实施工业化的指导方针是: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 使苏联工业化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1928—1940年,国防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 8倍,年增长率高达39%.现代化的机器制造业、精密仪器制业、化工工业的建成,为飞机、坦克、步兵武器、舰艇的制造生产提供了保证。
(5)据材料五,概括苏联工业化成就的影响。并据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实施工业化的指导方针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