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中“?”处应该填写( )
A.欧洲霸权地位的增强
B.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C.美国霸权地位的定型
D.亚非拉的独立新浪潮
2、下图是某国国内局势演变示意图,下列选项与图中各时间点史实对应准确的是( )
A.①处,该国开启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②处,该国宣布成为共和国
C.③处,“光荣革命”恢复了君主制
D.④处,《权利法案》确立责任内阁制
3、“15 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引文中 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 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 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D. 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能反映以下三幅图片共同主题的是( )
封臣宣誓效忠 劳动中的农奴 中世纪的大学课堂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5、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
6、16世纪初,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业陷入萧条,威尼斯商人在绝望之中讨论起当时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要挖掘苏伊士运河。威尼斯商人的绝望源于( )
A.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任务艰巨
B.西欧与亚洲开展了直接贸易
C.阿拉伯帝国挑战威尼斯地位
D.威尼斯的造船航海技术落后
7、下图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它是
A.光荣革命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宪章运动
8、他从一位普通的士兵成长成为叱咤风云的将军,他从法国走向了整个欧洲,他让人既爱又恨,几百年来,他一直是人们谈论的对象,他是指
A.华盛顿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克伦威尔
9、1868年,日本政府实行一系列改革。通过改革,日本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这场改革是指
A.工业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明治维新 D.百日维新
10、“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它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在此,作者强调了英国崛起的( )
A.市场因素
B.文化因素
C.技术因素
D.制度因素
11、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是( )
A.三级会议召开
B.攻占巴士底狱
C.《人权宣言》发表
D.处死路易十六
1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面临海洋,外贸经济发达 B.山多、岛屿、陆地被分隔成小块
C.各地区相对隔绝,交往很少 D.各地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较大
13、蔡伦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
B.发明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
D.制造地动仪
14、“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的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珍妮机的出现 B.纺织工厂的涌现
C.新航路的开辟 D.飞梭的发明
15、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汉谟拉比石柱的成严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楔形文字,欣赏帕特农神庙的雄伟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种姓制度,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了解亚里士多德,感叹基督教会的神秘
16、如下表反映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是( )
租地农场 | 手工工场 |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农场主雇佣农民;农产品面向市场 | 工场主提供原材料和生产工具;工场主雇佣工人;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
A.劳动者掌握着生产资料
B.存在雇佣关系
C.产品只是满足自我消费
D.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17、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B.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中世纪城市一般是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D.大学的兴起被称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18、尽管葡萄牙商人在贸易中并非特别出众,但是葡萄牙的渔民却有在多风暴的大西洋中航行的长期传统。在这种经验的基础上,葡萄牙的海员不仅在大西洋探险中,而且在穿越印度洋寻找通向亚洲市场的海上航线的过程中,都是以早期的领导者的身份出现的。上述材料反映出葡萄牙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因素是( )
A.王室支持
B.资本主义发达
C.航海经验丰富
D.对外贸易频繁
19、下图是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示意图,以下对此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
B.促进了欧洲资本的发展
C.起点和终点都是欧洲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0、1848 年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列宁主义的诞生 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从1922 年初到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2月,______________工人举行大罢工。
22、凯撒命人以埃及的 ______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为纠正每年6小时的误差,增加了闰年,新历法称为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使用的 ______的基础。
23、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_____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24、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4~15世纪,手工工场和_____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6、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美国的发展 | 原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 |
★表现 |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步发展 | ||
★日本的崛起 | 原因 | 外因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________” (2)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3)________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
内因 | 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 ||
表现 | 经济 |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_经济大国 | |
政治 | 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________的欲望日益强烈 |
27、美国的历史只有240多年,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结合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
28、秦朝时掌管军事事务的官职是__________;元朝时掌管军事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
29、843年,查理曼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国家的雏形。
30、1487年,_________(人物)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他们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_________的正确。
31、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时间各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获得胜利的第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这次实践的领导者是谁?这次实践活动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2、阅读下面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航海家在航海中的日记里写到: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在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966千米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1)请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航线的探险者_____(船队)_____。
(2)这两次航行都是在1_____国王的资助下进行的。其A航线的重大收获是:2_____;而B航线的开辟者(船队)第一次完成了3_____。
(3)你认为这位航海家应该是谁?他的日记中关于地理位置的记载有一处错误,请将其指正。
(4)1992年是这位航海家航行成功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世界很多地区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请全面评价那一时代航海家全球探索的历史影响。
33、清雍正年间哪一机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清朝前期农业方面有什么新发展?清朝为了巩固西北边疆做了哪些努力?
34、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由被欺凌到成为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改革自强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二 30年前(注:1865年),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厥能免于垂危”,可是最终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原因是清楚的。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今天大清王朝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难免败亡!
——摘编自王芸生编《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册)
(1)两则材料都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其中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2)从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改革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