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双版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特有的地理条件催生了古希腊“特有的政治文明”,使它在上古时期的天空中划下了一道“亮丽的光彩”。古希腊“特有的政治文明”是(     

    A.君主专制

    B.民主政治

    C.共和政体

    D.元首制

  • 2、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下列关于这场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B.仿效英国建立共和制度

    C.改革后,大和政权开始统一日本 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 3、下图是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的三轮车,也是全球第一辆汽车,现保存在斯图加特本茨博物馆内。为该车提供动力的是

    A.人力

    B.畜力

    C.改良蒸汽机

    D.内燃机

  • 4、“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是因为他们(   

    A.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

    B.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C.实现了男女真正平等

    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 5、1862年《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由此可知,《宅地法》有利于(     

    A.促进美国西部开发

    B.发展机器生产

    C.调动黑人参战热情

    D.维护国家统一

  • 6、某条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于1914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1999年,当地政府从哪国手中收回了该运河的全部主权(   )

    A. 西班牙   B. 英国   C. 葡萄牙   D. 美国

     

  • 7、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古国之一,当时他们使用的文字是

    A. 甲骨文

    B. 楔形文字

    C. 象形文字

    D. 拉丁文

  • 8、马克思说:“在美国的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和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林肯政府       

    A.巩固了北部资产阶级的统治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满足了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D.消除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 9、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梭伦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 10、“源于印度教,它以神的名义把人按照严格的等级加以区分,等级越高就被认为越纯净,离神越近。”材料中反映的制度是(     

    A.农奴制度

    B.种姓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 11、在一次历史知识抢答赛中,主持人说到:“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是历史的主旋律”。请问,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的是( )。

    A.罗马人

    B.印度人

    C.希腊人

    D.阿拉伯人

  • 1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

    A. 《人权宣言》

    B. “自由、平等、博爱”

    C. 《权利法案》

    D. 人文主义

  • 13、某中学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主持人给了以下提示:提示一: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提示二:争取普选权,提示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请你判断这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法国大革命

    B.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

    D.印度民族大起义

  • 14、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各部门投资的比例柱状图,由此判断我国当时处于(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15、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历史上伟大的文明,这四大文明相同的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 16、据记载,筒车在唐代已经出现,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可知筒车主要是用来(     

    A.防洪

    B.灌溉

    C.水运

    D.冶铁鼓风

  • 17、下列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     

    选项

    史实

    史论

    A

    《汉谟拉比法典》

    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B

    大化改新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法国《人权宣言》

    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D

    文艺复兴运动

    实质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A.A

    B.B

    C.C

    D.D

  • 18、由周恩来任前敌委员会总指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 19、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参战

    B.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C.三国协约集团的核心是俄国

    D.一战的性质是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战争

  • 20、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里马克思强调的是殖民扩张(     

    A.使欧亚非之间建立起了商业联系

    B.有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C.推动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D.促进了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序号

    文明古国

    发源地

    文明成果

    A

    金字塔

    B

    古巴比伦王国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

    D

    古代中国

    甲骨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了___________起义,史称“辛亥革命”;1927年8月1日,共产党人发动__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23、古代埃及人使用____________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____________文字。

  • 24、_____命人编制了儒略历。

  • 25、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__”。

  • 26、公元前6世纪,_____创立佛教;_____世纪,耶稣创立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始人。_____

  • 27、填空题

    (1)1914年的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发生于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____战役则是二战的转折点。

    (2)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他的_________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_表达了对生活无比的热爱。

    (3)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是____________;为对付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实施了_________。

     

  • 28、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建立起______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自己的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逐渐_____

  • 29、日本大化改新政治上废除贵族统治制度,建立_____;经济上实行“_____”,由国家将天下公田颁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 30、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______》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是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作者是谁?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先进思想的诞生?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马克思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

    (4)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或什么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32、简答题。

    (1)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同时也是西方奴隶社会文化的高峰。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其繁荣的原因。

    (2)很长一段时期内,许多人认为《荷马史诗》描写的都是凭空捏造的神话。但是,有些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却坚持认为,拨开那些神话的迷雾,《荷马史诗》反映的历史的真实面貌就会再现出来。《荷马史诗》不仅是古希腊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找出与材料一、二图示所反映的变化对应的相关因素。

    材料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内燃机 B.蒸汽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你认为当前我国应大力开发哪些能源?(至少写出两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輸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中“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重大发明?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世界。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紀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摘自华东师大版九上教材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深度、广度上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现?试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要“恩惠”。

    (材料三)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1870-1913年,美国和德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城市人口増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狭窄而幽暗,许多居民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很容易引发流行病。

    ——摘自部编版九下教材

    (4)据材料四指出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