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北海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传播网络正能量是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的表现。下列不属于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是(       

    A.积极参与网络公益行动

    B.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

    C.转发所有网络求助信息

    D.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 2、为更好推动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南京市组织长江护鱼志愿行动。青年志愿者开展禁渔宣传,并义务进行江边巡查,为保护母亲河贡献青春力量。对于志愿者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长江禁渔计划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        ②是一种服务和奉献社会行为

    ③是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体现            ④不言代价与回报,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下列对责任来源解读正确的是(     

    A.班长李翔每天早上第一个来教室,督促值日生打扫卫生,并协助老师检查同学们的作业——这份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

    B.公交车上,张欣看到有老人上车后,把自己的座位礼让给老人——这份责任来自法律规定

    C.个体商户马大姐按照经营额度上缴税款——这份责任来自道德规范

    D.出租车司机赵大哥,安全快捷地把客人载到目的地——这份责任来自职业要求

  • 4、中学生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合理的是(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遵守社会规则,学会自强自律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欣赏他人,看到他人优点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5、《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刑罚是刑事处罚的简称,指行为人因为违反刑法规范而受到国家机关实行的法定的强制处分。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A.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B.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C.主刑和附加刑

    D.有期徒刑和死刑

  • 6、“心扉如同门户,小小的钥匙便可打开它,别忘了钥匙有这样两把——‘谢谢’和‘劳驾’。”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     

    A.着装时髦

    B.以礼待人

    C.语言幽默

    D.表情丰富

  • 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要求我们(     

    ①不负党的期望,肩负时代使命

    ②要坚持把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③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④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以下案例与违法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①张某因殴打他人致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事违法行为

    ②王某因为刻划文物古迹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并处罚款——行政违法行为

    ③李某在高铁上霸座,被处警告——刑事违法行为

    ④吴某网上购物,买到假货,商家拒绝赔偿——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9、社会是复杂的,生活也是复杂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不法分子的恶意侵害,面对这种侵害,我们中学生的正确做法有(     

    ①勇敢坚强,绝不屈服

    ②既要保证自身安全,又要善于同侵害行为作斗争

    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找自己的好朋友惩罚不法分子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 10、社会犹如一个生命有机体,个人就如同这个生命有机体的一个细胞。这句话主要说明(     

    A.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B.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主要是血缘关系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 11、下图是15岁中学生李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李某的上述行为,判断正确的有(     

    ①沉迷网络、旷课属于不良行为②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小偷小摸属于严重违法行为④持刀抢劫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李某的变化轨迹警示青少年要(     

    ①避免使用网络,远离犯罪②远离不良行为,依法自律

    ③维护合法权益,善于斗争④认清犯罪危害,严于律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这说明(     

    A.关爱自己也就是在关爱别人

    B.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C.关爱他人都是为了得到回报

    D.关爱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 13、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发现他人发微信朋友圈恶意辱骂自己→截图保存证据→纠结好友围堵辱骂者

    B.楼上邻居家总是噪音不断→找楼上住户反映问题未果→自认倒霉默默承受

    C.小明上学时被小汽车轻微撞伤→与驾驶人员和解未果→在交警部门的调解下解决纠纷

    D.琪芮家楼上漏水→找到居委会进行调解未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14、习主席多次强调:“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以下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①宪法确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②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④社会利益和文化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5、对世界而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承担对国际社会相应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努力推动构建以____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A.相互尊重

    B.公平正义

    C.合作共赢

    D.和平发展

  • 16、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学生李某与教师周某发生冲突后将其刺伤,后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10岁女孩杨某被13岁堂兄杀害后抛尸⋯⋯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趋势,频频曝光的低龄未成年人极端恶性犯罪个案,不断冲击着社会公众的神经。实践证明,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做好事前预防,需要未成年人(     )。

    ①不参与学校和家庭以外活动②勇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行己有耻,不断增强自控力④增强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下列做法符合报告要求的有(     

    ①随意将网购的外来宠物放生至野外

    ②把拍摄的我军驻地照片,上传至朋友圈

    ③通过安全教育服务平台学习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

    ④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这句话说明(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个人应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2023年杭州亚运会集结了3.76万名“小青荷”志愿者为赛会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他们身穿湖山绿的志愿者服装,面带微笑,亲切服务。“小青荷”以实际行动(     

    A.投身公益事业,为了获得回报

    B.主动服务社会,践行责任担当

    C.体验社会生活,借机宣传自己

    D.承担时代使命,履行法定义务

  • 20、下列诗句中,体现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子牛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增“网络保护”条文中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引发同学们热议。

    (1)运用所学的知识,请你简要评析小福的观点。

    (2)针对小闽的观点,说说我们应如何珍视自由,自觉履行法律的规定?

  • 22、某校八年级法治学习小组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大讨论活动。小华同学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可是,高高在上,离我们的生活关系遥远。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华的观点进行评析。

  • 23、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就是最重要的规矩。对于遵守规则,自律和他律哪个更重要,两个同学展开了辩论。

    甲:“遵守规则,关键靠自律,他人监督作用微乎其微。”

    乙:“遵守规则,关键靠健全监督体系,自律是靠不住的。”

    针对两位同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辨别分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近日,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由于附近地块曾建有三家化工厂,土壤及地下水疑似遭受污染,大批学生出现身体异常的毒地事件经媒体报道浮出水面,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环保部、江苏省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开展调查。据常州市政府新闻办通报,初步调查发现,学校在土壤修复未完工情况下进驻,土壤修复施工单位也没有落实防护措施。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相关知识回答:

    1环保部、江苏省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开展调查为保障了在校学生的_____________权,请谈谈你对这一权利的认识。

    2结合生活实际,请谈谈维护自身的这项权利,你该怎么做?

     

  • 25、   2020年7月8日,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通报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有关情况,对加强公交车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强调部署。公安部要求,对以暴力方式影响正在行驶的公交车安全驾驶的,必依法立案侦查,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违法行为具有哪些特征可界定其构成犯罪?

    (2)为避免违法犯罪,我们该如何预防?

  •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给巴中中学学子提供一个走向社会、锻炼自我的社会实践平台,我校初中云屏团总支组织“文明实践引爱心 特教学校迎温暖”志愿服务活动,9月13日下午,志愿者们参观了特教学校宿舍、心理辅导室,走进教室与特教学生唱歌、读书、制作手工品,巴中中学志愿者的关心抚慰着特殊孩子们的心灵。

    (1)你身边的亲社会行为还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2)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 27、最近某中学开展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相关活动,请你参与。

    (案例分析)

    下表是对小海部分人生轨迹的分析。

    人生轨迹

    行为的性质

    应受到的处罚

    七年级时,他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夜不归宿。

    不良行为

    纪律处分

    升入高中后,他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散布网络谣言,欺负低年级同学。

    一般违法行为

    20岁生日那天,他醉酒驾车将他人撞成重伤。

     

    (1)请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①②③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关注社会)

    “如果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2017年8月初,这种供路人按需自取的“硬币箱”出现在多个城市街头。“被信任,不辜负”。面对救急“硬币箱”,有人还留下字条承诺归还,还有人往箱子里投入零钱方便更多人救急。

    (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深入校园)

    同学们深入校园调查,发现了校园还存在下面漫画中“校园欺凌”的情况。

    (3)如果你自己遭遇漫画中被“欺凌”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 2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刻揭示我国实行人大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深刻揭示人大制度的内涵和功效,对推动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