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商丘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分析漫画信息,主要告诉我们( )

    ①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②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

    ④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12岁花样年华的何玥,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小何玥去世后,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被分别捐给了三个人。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要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均负有的相同的责任

    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公民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3、2023年“齐鲁最美乡村振兴人”高中强,在担任山东省脱贫攻坚专家指导组成员和“第一书记”科技扶贫特派员期间,先后60多次赴帮扶村,指导上万个贫困户种植大棚蔬菜。他的行为是(     

    ①积极担责、乐于奉献的表现②传递社会正能量、舍小家为大家的表现

    ③只有精神回报、没有物质回报的表现④虚度青春、追求个人主义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下列名句与此意思相近的是(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B.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5、针对下面图表中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     

    行为

    点评

    ①上课大声说话,影响大家学习

    违反课堂纪律,不利于健康成长

    ②借钱总不还,找借口搪塞他人

    不违法但不道德,应予以谴责

    ③谎报险情,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属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事处罚

    ④不按照法律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徐某收了罗某的投资款后既不注册公司也不退钱,法院判决后还继续耍赖,其后执行法官依法将徐某纳入失信“黑名单”。被“黑名单”弄得生活工作处处碰壁的徐某,最终还是到法院还清了欠款。这说明(     

    ①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需要法律的约束②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诚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④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7、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以下案例进行解读,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某公司因擅用李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0元——行政违法行为

    B.黄某骑电动车逆向行驶被交警予以警告处罚——民事违法行为

    C.邓某酒后怒砸玻璃高空抛物获刑3年2个月——刑事违法行为

    D.海南三亚一确诊病例密接者未按规定报备并隐瞒行程,被拘留5日——犯罪

  • 8、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警示青少年(     

    ①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②年龄小,违法犯罪也不要紧

    ③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④只要不违法,犯点小错无妨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9、“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反映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④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青少年发现或遭遇违法犯罪时应该(     

    ①视而不见,赶紧离开

    ②勇敢搏斗,直到将其制服

    ③巧妙周旋,不与违法犯罪分子硬拼

    ④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发现他人发微信朋友圈恶意辱骂自己→截图保存证据→纠结好友围堵辱骂者

    B.楼上邻居家总是噪音不断→找楼上住户反映问题未果→自认倒霉默默承受

    C.小明上学时被小汽车轻微撞伤→与驾驶人员和解未果→在交警部门的调解下解决纠纷

    D.琪芮家楼上漏水→找到居委会进行调解未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12、初中生刘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移走了路段上的一处施工指示标志。被巡警发现后,将其带进派出所,受到了严厉批评,还被罚款100元。事情传到班上,有人认为民警对他的处罚太重,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在下面的评议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刘某的做法不对,但属于道德问题,不牵扯法律

    B.移动指示标志的行为当然违法,如果后果严重,其行为就构成犯罪

    C.刘某破坏公共安全,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该受罚

    D.刘某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违法,我们都应吸取教训

  • 13、“网络在生活中,而非在网络中生活”,这是某校贴在电脑教室里的一条宣传标语。这句宣传语传递的正确信息是(     

    A.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沟通无极限

    B.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扩大了交往领域

    C.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网络

    D.互联网是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

  • 14、下列对漫画《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理解正确的是(     

    A.打击造谣者限制了公民网络自由

    B.互联网是一把利弊兼具的双刃剑

    C.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D.公民要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 15、有句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其中的道理是(     

    ①小偷永远都会是小偷   

    ②小偷一定会发展成大偷

    ③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有可能走上犯罪的深渊   

    ④喻示人们加强修养,防微杜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 16、下列中学生的生活片段,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参加研学旅行,感受灿烂文化

    B.在学校课桌上刻字,激励自己

    C.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方便自己

    D.上网玩游戏,放松心情

  • 17、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要(       

    A.崇尚法律,任性而为

    B.制定法律,认可法律

    C.严格守法,依法维权

    D.严格执法,惩恶扬善

  • 18、角色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定位,有关系就有角色,有角色就有责任,有责任就要担当。“责任”永远和“角色”相伴随。下列“角色”没有正确担当“责任”的是(       

    A.作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B.作为学生,应认真完成作业

    C.作为游客,要保护名胜古迹

    D.作为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

  • 19、2023年2月9日,四川金堂县人民法院作出一个审判决,被告人吴某为多人破解无人机禁飞程序牟利,后果严重,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这告诉我们(     

    A.刑法是我们应对侵害最权威的手段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 20、“驼负千斤,蚁背一粒”,对此谚语的正确理解是(     

    A.责任不必分大小,承担一点点就可以了

    B.骆驼比蚂蚁更有生命价值

    C.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责任,这太不公平了

    D.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其所能,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202210月,郑州一男子出于恶作剧心理,将他的核酸检测结果篡改成“阳性”,并发给曾同桌吃饭的朋友吓唬对方。之后,这位不知实情的朋友将情况上报,防疫部门立即启动应对措施,后发现这是一个玩笑。派出所依法对该男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500元。对此,有网友说,开玩笑是公民的自由,开个玩笑被行政拘留是小题大做。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22、“……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判断:

    理由:

  • 23、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只要有人带头,就会有一群人紧紧跟随。一段时间以来,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

    甲:公民享有自由权,跟随闯灯理当然,

    乙:权利义务紧相连,文明交通记心间。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数学课上,小吕做错了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尽管老师没有批评他,但他还是感到很羞愧,整天都情绪低落。小吕暗暗警告自己:“一定要吸取教训,认真对待每一项学习任务。”

    (1)小吕的表现体现了什么心理?

    (2)上述心理对我们具有什么意义?

    (3)自尊与知耻的有什么关系?

  • 25、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市教育局提出在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做诚信的人”的活动。

    请根据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围绕这一活动,写出你设计的一个主题。

    (2)通过这次活动,请你就中学生应该怎样讲诚信谈谈自己的看法?

  • 26、   材料一: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是知识的宝庳,遵守网络准则,做文明上网的学生是我们的目标。

    材料二:孟子曰:“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

    (1)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

    (3)参与社会的过程是怎样的过程?

  • 27、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1)把中国梦变成现实,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谈谈你所了解的我们伟大祖国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说出两项即可)

  • 28、观察下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一体现了网络具有怎样的作用?

    (2)漫画二说明网络有怎样的危害?

    (3)通过对比两幅漫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