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名言分析错误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B.“人而无礼,焉以为德”——人如果不讲礼貌,就谈不上有什么道德修养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不知他可以做成什么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要有分寸,要注意文明用语
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以礼待人,让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名言警句中能体现这一美誉的是( )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不学礼,无以立。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生活片段:
①早晨,在校门口遇到老师和同学,兰兰主动问好
②课间,凯凯进办公室请教问题,自觉轻轻地敲门
③下午,龙龙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自顾自玩手机
④晚饭时菜刚上齐,思思就自己先拿起筷子夹菜吃
上述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近年来,微信朋友圈信息泛滥,鱼龙混杂,而对部分信息我们就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唯有练就一副“火眼金睛”才能“洞若观火”。面对以下朋友圈信息,你认为值得转发的是( )
A.“出大事了,上访群众怒砸政府大楼,大快人心”
B.MU5735客机坠毁原因是东航上百亿巨亏压缩飞机维修费用”
C.“一款神奇的软件,来测测你今年的运程,特别准的”
D.“热烈祝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人民日报视频)“
5、下列内容与体现的观点前后相一致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欣赏他人
③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貌
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沿着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方向不断前进。由此可见( )
A.人民决定了历史发展和进步方向
B.重大成就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利益
C.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D.国家发展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
7、通过判决书(摘选)部分,你得到的信息是( )
判决书(摘选)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王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 |
①王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属于附加刑
③王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王某要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后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高铁等“大国重器”走出国门,让中国自豪,让世界惊叹。这表明我国( )
A.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富有的国家
B.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科技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9、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高质量发展
C.共同富裕
D.共建共治共享
10、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依然存在,世界各国维护本国安全和发展的任务依然严峻,建立起强大的人民军队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 )
①到2025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②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
③毫不动摇地坚持政府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④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王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处以拘役;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他俩的违法行为分别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犯罪
D.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12、小宇的爸爸因工伤住院治疗,但老板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小宇想为爸爸讨回公道,但家庭经济困难。对此,小宇应该( )
①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权②找老板硬拼,伺机报复
③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④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针对小明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
晓楠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周日 晴 这天放学后,老师告诉我们,还有两个星期就要考试了。我也想好好复习一下,考个好成绩。但是一拿上手机看新闻,新闻好精彩,一看就无法停下来!好烦啊!我该怎么办? |
A.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B.学会“信息节食”
C.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14、“现在村里新修了5G信号塔,用手机操控无人机打农药,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不少成本。”正用智能手机操控无人机给小麦打农药的种粮大户说。要想富、先修路。信息时代,不仅要修公路、铁路,也要建5G、宽带等“信息高速路”。如今,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和应用深度融合,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这说明( )
①网络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②网络可能泄露个人隐私和信息
③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④网络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某小区正在开展献爱心活动。八年级学生小圳主动将自己的全部压岁钱捐给福利院孩子。这说明关爱他人要学会( )
A.尽己所能
B.恪尽职守
C.灵活变通
D.善待自己
16、近日,旨在“褒诚信、惩失信、扬法治”的“晋立信・山西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在太原上线。该平台集法院监督管理、银行审核勾选、平台曝光发布、媒体新闻监督等功能于一体,把惩治“老赖”工作从法院的单打独斗变成社会综合治理,营造了违法可耻、失信者亏的社会氛围。材料启示我们( )
A.讲诚信彰显美德,用法律促进道德
B.做大事要讲诚信,办小事不拘小节
C.讲诚信不分情境,均应当一诺到底
D.要构建诚信社会,唯有靠法治力量
17、福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食物银行”试点项目。“福田食物银行”通过动员食品经营企业利用智能柜机,把临期食物免费捐赠给辖区居民,在食物浪费源头做“减法”,为关爱群众做“加法”,目前已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福田食物银行”的开展( )
①有利于食品经营企业获得名誉和物质回报
②是一种传递正能量的亲社会行为
③传递着美好的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④消除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组织考试作弊上诉案,并当庭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的刑事终审裁定,六名被告人均犯组织考试作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至一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十万元至五千元不等。对此分析正确的有( )
①上述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六人所受刑罚中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③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④六人犯罪的法律标志是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违法行为是( )
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B.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C.殴打他人,致其重伤
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20、“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离愁伤感悠长深远,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一通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反映出网络(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B.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D.能够让古今两个时代的人对话
21、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可以直接行使权力。
判断:
理由:
22、网络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困扰与问题。请你分别对下面两位网友的留言进行评析。
网友“仁杰”:网络时代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真是百利无一害。就拿学习来说,现在写作业遇到难题,只要拿出手机拍下照片就能上网搜索答案,真方便。
网友“元芳”:现在网络太发达了,严重的干扰我们的生活。比如,现在很多的网络游戏,新奇又刺激,太容易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了,所以我们要抵制网络。
我的评析:
①对网友“仁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网友“元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对以下观点或事例进行判断,正确的在相应的括号打“正确”,错误的在相应的括号打“错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作出判断的理由。
(1)小花因为与小鹏闹了点矛盾,便在同学微信群,捏造有关小鹏的虚假信息,进行报复。
判断:
理由:
(2)讲诚信,就应该任何时候都讲真话,不能骗人。
判断:
理由:
24、 材料一:全国诚实守信模范陈美丽的丈夫扑救山火意外身亡,给她留下数万元债务。“我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别人吃亏。借了钱就得还给人家。人死债不烂,”陈美丽的替丈夫还债的义举感动江西,丈夫所欠的债务全部还清。陈美丽获得江西省第二届十佳青年道德楷模,入选中国好人榜。
材料二:2017年1月10日,一直躲避劳务费义务的陈某,主动联系上法官,履行债务。原来彭泽县法院依法将欠农民工劳务费6000元的陈某纳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陈某就是因为在购买动车一等座时被铁路部门拒绝,差点没办法回家过年,陈某才意识失信的后果。
(1)根据材料一,说说对“诚信”的理解?
(2)根据实际生活,请你列举三例有关“诚信”的例子?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
25、某校八年级学生学完第四单元之后,学校组织某班学生出一期相关的板报,下面是板报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
[偶遇佳句]
[佳句一]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
[佳句二]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伯克
(1)佳句一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什么?(2分)
(2)佳句二说明我们应怎样自觉维护社会秩序?(3分)
(3)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现象剖析]
(4)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负责的人呢?(3分)
26、为积极贯彻落实12.4国家宪法日的宪法宣传活动,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
第一组同学来到区人民法院,这里正在举行新任命的法官宪法宣誓仪式。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1)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第二组同学来到区人民政府,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区长。区长对同学们说:“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简政放权,依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3)作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怎样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27、【伸张正义义不容辞】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存在:晚上就寝,几个同学说话、骂人,寝室长不敢管,导致寝室所有同学都起哄闹腾了一夜,第二天多数学生上课打瞌睡;在客车上,小偷偷东西,很多人都看见了,没有人敢说,只有一小孩制止,还挨了一顿打。
(1)上述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是正义的?哪些人的行为是非正义的?(2分)
(2)材料中的寝室长和乘客的行为有什么危害?(2分)
(3)你准备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3分)
28、校园生活应该是文明健康的,但有些同学上课捣乱、说脏话、玩暴力游戏等行为却时有发生,影响着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对此,当老师提出严厉批评时,他们还不服气,认为:“这些都是小事,而且这也是我们的正常权利和自由,老师真是小题大做。”
(1)这些同学的说法对吗?(1分)为什么?(2分)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4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