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指出,我国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就有13个成瘾;而“网瘾”群体中,每100个人中又有23个是初中生。一些“网虫”荒废学业,与父母反目成仇,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弊大于利②青少年要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③青少年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要远离网络④青少年上网成瘾率较高,需要加强引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互联网在增加社会生活便捷性的同时,也容易把人限制在电脑前,限制在固定的住所之中,由此出现了“宅男宅女”现象。对此现象,我们的正确评价是( )
①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
③使用互联网,容易使个人隐私被侵犯
④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但是不应该把自己“宅”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落实“双减”政策和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要求,某地多所中小学调整了原定作息时间。这一举动体现了( )
A.规则的调整需要与时俱进
B.原有的规则总是不合理的
C.遵守规则只需要敬畏规则
D.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4、“礼让斑马线”“禁止在高铁上吸烟”“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等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表明( )
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B.社会秩序决定社会规则的内容
C.自由划定了规则的内外边界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5、社会关系按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分别属于( )
①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③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A.①血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B.①业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C.①地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D.①业缘关系②血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6、随着“它”经济的兴起,依法、文明、规范养犬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某市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养犬管理条例》,对此市民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小王:自由不可为所欲为;应有限制②小南: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③小波:无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混乱与伤害④小陈:养狗是我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车厢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公共交通工具里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被国家明令禁止。这告诉我们(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不文明乘车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③要自觉遵守规则,文明乘车 ④有了规则就能保障良好社会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小尹骑自行车时,双手离开车把,交警制止这一行为时他又辱骂交警,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小尹承担的责任是(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批评教育
D.行政责任
9、湖南长沙天心区的孙美华大姐,十年前在巷子内开了一个小超市,由于超市所在的这条巷子是一个老街巷,夜晚没有路灯,不少在夜里走过巷子的女孩都感到害怕,为此,孙大姐把关店时间延迟到凌晨2点,还在超市对面点亮了一盏长明灯,她说:“灯亮着,路人就能感到更安全一些!”从这“一盏长明灯”中,我们能感受到( )
①关爱他人,可以从小事做起②关爱能给他人带来温暖
③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正能量④关爱他人是为了获得回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中学生小敏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天天长大,渐渐懂得了慈爱的爸爸。在家里,爸爸是我的学习机;在教室里,爸爸是学生的发动机;在社会里,爸爸是爱心的播种机。家里家外的操劳,写在了爸爸两鬓的白发上。爸爸,我爱您!”由此可以看出( )
A.幸福美满的家庭需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创建
B.社会责任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承担的
C.爸爸扮演多种角色,承担着多种责任
D.爸爸付出了很多,并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11、下列对社会公益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有责任感的表现
②公益活动能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④公益活动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以下属于我国取得的成就有( )
①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②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③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④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某市慈善总会收到一笔捐款,署名是“顺其自然”,落款地址则是不存在的中山路1号。这已经是这个神秘的捐款人“顺其自然”连续第23年向该市慈善总会捐款,累计捐款上千万元。“顺其自然”的捐赠行为是( )
A.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B.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C.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表现
D.个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14、以下是小福同学整理的关于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的学习资料,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坚持总体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根本
B.在当代中国,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C.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D.维护国家安全只是人民解放军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共同职责
15、某高速公路收费站打出了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生命;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说明了( )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
④尊重是相互的,能减少摩擦,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某市评选出2023年“榜样先锋”人物,他们坚定守护诚信理念,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以诚立身、诚信为本的精神风貌。如果让你为他们的事迹写一篇宣传稿,你认为最合适的题目是( )
A.明礼遵规,友爱互助
B.孝老爱亲,律己宽人
C.脚踏实地,任劳任怨
D.笃守诺言,薪火相传
17、依据下列图表史的事例及处理情况,简评正确的是( )
事例 | 相关处理 | 简评 |
①上课打架,扰乱课堂 | 当面谈心,批评教育 | 违反纪律,不利于健康成长 |
②借钱不还,威胁他人 | 返还财产,消除影响 | 不违法但不道德,应予以谴责 |
③种植罂粟,谋取私利 | 没收违法所得 | 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事处罚 |
④聚众斗殴,打伤多人 | 拘留十天,罚款500元 | 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仍然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网络恶意营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青少年要( )
A.学习网络技术,攻击造谣者的电脑
B.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
C.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网络
D.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恪守诚信规则
19、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2019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此,广州市某校组织中学生主动为附近社区打扫卫生,受到致好评。中学生参加此项活动
①对社会负责,是亲社会行为
②是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③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表现
④有利于弘扬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设置“一米线”的意义在于( )
①减少人们的交往和沟通②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安全
③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和管理成本④有效减少或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朋友的犯罪证据交给公安机关不属于侵犯别人隐私权。
22、“我志愿成为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为“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贡献青春力量”。铿锵有力的誓言,昭示着志愿者敢于奉献的决心;响亮的口号,彰显出志愿者昂扬向上的风采。
对此甲乙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请你辨析,并说明理由。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被迫追剧、被迫看综艺、被迫听神曲……乘坐轨道交通有时会遇到个别乘客旁若无人开手机外放、发出各种声音的情况。对此,许多乘客表示“忍很久了”。
2020年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施行,规定禁止在轨道区域使用电子设备外放。新规的实施有利于营造更好的乘车环境。
(1)网友小岩认为:“电子设备使用习惯因人而异,禁止开手机外放的规定干涉了我的自由。”请从依法行使权利角度对小岩的观点进行分析。
(2)依据《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规定,运用依法履行义务有关知识,谈谈乘客出行应怎么做?
24、材料题
2011年10月19日下午2点半钟,一辆46路公交车行驶到南京三山街时,突然反常地拐向了路边。乘客们正要质疑司机,公交车却停了下来,车门也跟着打开。“司机出毛病了吧?”乘客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司机身上。只见司机晃了一晃,然后歪倒在驾驶室防护栏上不动了。“不好,司机发病了!”有乘客立刻报警。司机随后被送到医院抢救,检查结果是,司机谢师傅突发脑血管堵塞,生命垂危。得知这一消息,乘客们很感动,因为乘客们看到:谢师傅晕倒的时候,手还抓着方向盘,脚紧紧踩在刹车上。谢师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作为公交司机,就要时刻保证一车人的安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位司机有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作为司机,他有哪些责任?
(2)其实每个人都同时具有不同的身份,请你从子女、学生、公民的角度分别阐述自己应尽的责任。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宪法是什么?有人说,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母亲”;有人形象地将宪法比喻为“国家的资格证”和“政府开张营业的许可证”。毛泽东主席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2)请你为中学生增强宪法意识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26、观察下面漫画,结合教材第一课“规范权力运行”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7、 中学生小明利用手机上网、聊QQ、玩游戏,更有甚者利用手机抄作业、浏览不良信息、沉迷网络游戏……深受其害,不能自拔。
根据材料请你谈谈小明这么做会带来哪些危害?
28、2021年12月4日是第8个国家宪法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从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全国开展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
(1)根据所学知识,请将上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
(2)请谈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将如何弘扬宪法精神,捍卫宪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