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制度”,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词;“制度创新”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牵动改革的牛鼻子。因为制度创新( )
A.能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B.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C.能增加社会财富
D.能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2、姜宇帆,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设计者。她说:小时候过年,整个家乡小城都是红彤彤的灯笼,温暖、喜庆,于是就有了灯笼“雪容融”。“雪容融”的肚子还可以发光,希望能温暖世界,也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 )
①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拥有创造的潜力
②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他人温暖世界
③创造离不开实践,创造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④中国文化是人们心中温暖的家国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上,我们看到了用爱照亮山区女孩人生梦想的教育燃灯者“张桂梅”、用渐冻生命与死神竞速的英雄院长“张定宇”,为莫高窟研究保护倾尽一生的敦煌女儿“樊锦诗”……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 )
①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②集中体现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充分彰显了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
④就是当代世界人民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多地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守法意识
③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④杜绝行政机关懒政、怠政行为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2022年9月,河南安阳一位老人在小区内被巨型犬咬伤,养狗人“不承认、不道歉”,有关管理部门“推诿、敷衍”,在证据清晰、媒体多次介入的情况下,2022年11月23日,“狗咬人”事件终于有了结果:给予养狗人王新刚党内严重警告、撤职处分,给予其他相关责任人诚勉谈话、警告、记过等处分。这告诉我们( )
A.厉行法治要求行政机关做到公正司法
B.法治要求实行善治,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C.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司法机关科学立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
D.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进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6、2023年12月13日是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九年级学生小林准备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下列诗句可以作为演讲稿开头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2023年11月,甘肃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以主动创稳为主题主线,以示范创建活动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具有甘肃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和路径。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依法行政,履行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等职能
③按照法治原则运作,使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年9月12日,甘肃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在兰州召开。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唯一成果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从引导青少年将自己关注的社会问题撰写成模拟提案,到观摩政协会议、委员指导修改,再到将这些模拟提案被政协委员带上政协大会,教育与社会其他领域之间形成了联动效应。这一活动体现( )
①政协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③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④中学生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增加民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3年8月29日,是一个平常但是不平凡的日子,也是华为被美国出口管制的第1079天。当天华为商城开始了Mate60Pro的预售。本代机型装载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麒麟9000S芯片,上行峰值网速可以达到5G标准。华为突破了“卡脖子”技术,用一颗“中国芯”跑出了5G速度。华为公司研发“麒麟芯”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②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③创新是国有企业的专利
④企业必须自力更生,推动创新创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效果均超出了预期。2022年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指出,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这告诉我们( )
①面对当前世界发展趋势,深入合作、寻求发展已成为各国共识
②在国际交往中,竞争比合作更为重要
③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④加强合作可以消除国际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2023年9月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作为一项亚洲体育盛事,亚运会既是竞技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宣传输出的重要平台。亚运会包含丰富的中国元素,这说明我国在文化交流中要( )
A.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中华文化精髓
B.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成果
C.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D.努力培育共识,筑牢中华文化世界主导地位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表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化
②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3年中秋晚会在北京、无锡和曼谷连线举行,将中秋传统节日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延续文化血脉要( )
①体现中华文化特色 ②固守中华文化内容
③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2亿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下降0.04%。60岁以上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13.26%上升到18.70%。数据表明我国( )
①总人口增速趋缓②人口老龄化加剧
③人口流动性较大④男女性别比偏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3年12月17日,第六届全国民族地区发展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旨在助力产业融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是赋能地方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富裕的品牌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祖国才能繁荣富强
②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高度自治
③我国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的决定。今年首个全国生态日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综合性活动日。设立国家生态日意义在于( )
①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维护生态平衡
②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
③把环保上升为法律层面
④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这要求我们( )
①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
②坚定文化自信,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④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现场大屏幕上,由超过1亿人参与数字火炬传递而汇聚成的“数字火炬手”,高擎火炬奔赴而来。万众瞩目中,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与“数字火炬手”一道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
A.说明生活因创新而变得更加美好
B.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激发创新意识
C.说明创新颠覆人们的出行方式
D.为知识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20、2023年8月31日,连接“多彩贵州”和“壮美广西”的贵南高铁开通,沿途有秀美风景、多彩民族文化,沿途有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黔桂两省间出行更便捷、西南与华南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贵南高铁是( )
①方便群众出行,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路”
②促进科技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科学路”
③拉动沿线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路”
④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的“繁荣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 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紧扣时代主题,提出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学习《纲要》精神,提升道德素养,做新时代的有为少年。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请你参与。
22、行政复议是解决公民与行政机关之间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何书写“好地方”的现代化篇章?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具体的发展路径,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聚焦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
针对上述材料,有人认为:建设扬州好地方,必须抓好“科创名城建设”,“生态名城建设”可以缓一缓。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7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1)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哪一发展思想?
(4)“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是什么?
25、2018年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各个部门都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省还将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考核,并逐步常态化。
(1)材料中“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分别指什么?
(2)如何认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
(3)请你为宣传山东省的绿色低碳发展设计一句宣传语。
26、(建设法治政府)
党中央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深圳经济特区要扛起责任……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摘自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从建设法治政府的角度看,这段材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⑵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必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你认为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强调:“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战胜疫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必要性。
28、2014年9月是第十一个“中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进一步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中华传统美德和科学创新精神,根据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决定在各地各校开展2014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某校九年级(2)班开展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教育内容的主题班会,如果你是改版的学生,请你完成以下活动:
(1)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2)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你认为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