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直接关系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度和效益。党和国家之所以强调推进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因为这是( )
①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需要
②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需要
③保证全国各地区实现同步富裕的需要
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需要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以下历史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匹配一致的有( )
①岳母刺字——爱国②大禹治水——敬业③立木为信——友善④毛遂自荐——诚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4岁女童被未栓绳大狗撕咬引发巨大社会反响,“狗咬人”事件,“社区居民养犬问题”备受关注。为此,某小区居委会举办了“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座谈会,最后经过讨论取得一致意见。这充分说明(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政治协商
D.我国实行人民民主,这是发展选举民主的具体体现
4、为了顺应群众新需求,多地着手改造长期闲置的电话亭。闲置电话亭摇身一变成了“悦读亭”“公共信息服务亭”“智能叫车电话亭”,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样的服务。此举( )
①是城市管理的创新之举,应照搬推行
②体现出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凸显了政府人性化的城市建设理念
④激发了闲置资源的新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5、2023年3月5-9日,新华社推出五集政论片《中国的民主》,聚焦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5个方面,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的新成就。下列能体现民主监督的有( )
①小林的爸爸作为区人大代表参加人大换届选举投票
②小静的妈妈参加某区政府机关开展的民主评议活动
③小秦的爸爸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治安问题
④小敏的妈妈参加了关于电价调整的听证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思维导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是( )
A.公民当家作主 协商民主
B.公民当家作主 管理民主
C.人民当家作主 管理民主
D.人民当家作主 协商民主
7、对改革开放描述准确的是( )
A.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基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
8、“追光者”董丽娜身残志坚,勇敢追逐播音梦想。她克服重重困难,由一位盲人按摩师努力成长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她用朗读为视障群体的文化需求发声。这启示我们( )
①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②只有经历挫折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③守护生命首先要养护自己的精神④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厉行法治。下表“相关案例”与“厉行法治”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相关案例 | 厉行法治 |
A |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 全民守法 |
B | 某市把法治书屋打造成该市市民的“法治会客厅”和“文化充电站” | 严格执法 |
C | 某市交通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和使用执法记录仪 | 科学立法 |
D | 某市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三百万元 | 公正司法 |
A.A
B.B
C.C
D.D
10、小南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2023年上半年,我省已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46个,激发老旧小区新活力,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 ☆2023年上半年,我省已完成改造提升农村户厕25.4万座,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整治,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
A.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保障改革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11、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担忧,那就是灾害。既有地震、暴雨、火灾、洪水这些自然灾害;也有战争、恐怖主义这些人为灾害,我们还在与新冠病毒作斗争……对于这些灾难带给人类的启示是( )
①各国在各种灾难面前都能独善其身
②人类在灾难面前很渺小,束手无措
③各国间相互联系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④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下能够体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神舟十七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B.《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
C.上班族抱怨坐公交地铁太拥挤
D.杭州亚运会上运动健儿为国争光
13、2023年9月,湖北省出台电动车管理“新举措”,交警发现骑车出行未佩戴头盔的行为不再罚款,而改为车主举牌执勒,并在社交平台集赞,宣传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危害。车主们纷纷表示,这种方式比罚款有效多了,今后再也不会不戴头盔就骑车了。这说明( )
A.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相互代替
B.德治比法治更加重要,更加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C.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也要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14、2023年8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学前教育法草案。草案在规划与举办、保育与教育、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回应人民关切。这表明( )
①教育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
②对学前教育予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走向“有法可依”的新征程
③我国逐步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以法律武器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④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 )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③坚持节约优先、开发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④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九年级,我们站在一个“交汇点”上,相聚与别离、升学与就业、学校与社会、过去与未来……现在,我们面临着重要的选择。在这个“交汇点”上,面对“选择”,我们应( )
A.一切听取老师安排,按照家长意愿做好抉择
B.把考取重点大学,作为自己唯一的奋斗目标
C.系好人生的最后一粒扣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思考决定目标和方向
17、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
A.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
C.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8、对“曾客飞”“张荣强”“叶雪”的感受认识正确的是( )
“村里新办了幼儿园,条件好还免费。”看着孩子嬉笑玩闹,甘肃省静宁县祁川村的曾客飞喜上眉梢。 “从安徽老家到江苏南京打工,本以为孩子转学会遇到不少麻烦,没想到手续办得这么顺利。”安徽省霍山县的张荣强喜出望外。 “初中毕业后,一度想出去打工,幸好赶上免费中职教育,我才能继续读书。”在四川省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学汽修的叶雪对未来充满信心。 |
①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我国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事业获得发展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教育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23年8月31日,重庆市政府授予重庆长安汽车等150家企业“重庆市企业创新奖”,鼓励各企业担当作为、唯实争先,在“赛马比拼”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新贡献。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这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
B.发扬创新精神就是要求各企业进行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
C.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023年新年伊始,多数同学站在了15岁的起点上,纷纷畅想着自己的未来,你认为下面哪些同学的目标可以实现( )
①小强30岁,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了,但不耽误他参加精准脱贫的志愿者活动
②小芳42岁,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家里欣赏着纪录片: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③小林27岁博士毕业,被一家企业聘为技术骨干,助力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小李23岁刚刚大学毕业,就幸运地和公司领导一起参加创新型强国建成的庆祝大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请辨析:只要控制人口数量,就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22、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深入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招考试的测试范围。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甲:接受教育对我有益,学习宪法没有意义,
乙:宪法彰显治国方略,学习宪法从我做起。
23、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人口规模巨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话题展开讨论。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上两位同学观点的看法。
24、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1)“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说明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党和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
(2)除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3)一次又一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我国要想在世界经济的浪潮中促进发展,就要加快构建怎样的新发展格局?
25、法治之道
材料一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的重要标志。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材料二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1)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______、______有机统一。
(2)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结合材料,从“现代社会的公民”角度,如何践行“法安天下”?(答出两点即可)
26、2016年暑假,某校七(3)班的九位同学拿出零花钱购买了矿泉水和清凉油,组成送水小分队,把清凉送给了在酷暑中奋战的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等。七年级的同学还为天爱学校的自闭症儿童组织义卖活动,所得钱款全部捐给他们筹建新校区,受到各方好评。
(1)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谈谈,我校七年级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有何意义。
九年级学生小明了解到分校七年级学生的开展的这些活动后,积极地学习效仿,他不仅利用课余时间在家上网浏览新闻,同时他还积极响应网上“爱心邮包”的号召,在开学初向贫困山区儿童捐赠了自己的闲置衣物及学习用品。但他从不浏览网络上的黄色信息,不轻信和传播网络谣言,还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
(2) 结合九年级第一单元知识思考小明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27、【和谐篇】
材料一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华夏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少数民族总人口241.0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43%。省内现有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和35个民族乡镇。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9.8%。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甘肃是多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十分重要。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
材料二 2017年党的19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再出发。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49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工作的坐标,更标志着中国开启“圆梦复兴”的新征程。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甘肃省的一份子,我们各族同胞该怎样融洽相处?
(2)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踏上圆梦复兴的新征程?
28、 材料一: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通过加强网上主旋律宣传、深化网上主题教育活动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