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①改革与创新 ②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③德治与法治 ④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如图漫画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启示是( )
A.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环境和法治环境
B.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C.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D.将经济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下列事件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
②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③2023年启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④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2023年9月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作为一项亚洲体育盛事,亚运会既是竞技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宣传输出的重要平台。亚运会包含丰富的中国元素,这说明我国在文化交流中要( )
A.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中华文化精髓
B.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成果
C.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D.努力培育共识,筑牢中华文化世界主导地位
5、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回收利用废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环保措施。下列关于回收利用废纸的认识准确的是( )
①回收利用废纸可以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②废纸直接丢弃到垃圾桶中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③回收废纸是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职责,与个人无关
④回收利用废纸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贡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从盾构机到芯片,从5G到北斗,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我国科技人员不断自主创新正在打破科技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维护了国家尊严和利益。这说明( )
A.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B.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C.爱国主义是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精神动力
D.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已成为我国最紧迫的中心工作
7、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这需要( )
①严守湿地保护红线②坚持粮食安全为基础
③种业科技自立自强④良法良技育“好”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要求我们(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同等富裕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③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9、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原则。之所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D.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10、2021年6月6日和7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署名文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和《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对比两篇文章标题的异同,判断下面的论点适合使用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的是(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③中国的各项国家制度及其价值诉求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生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年8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学前教育法草案。草案在规划与举办、保育与教育、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回应人民关切。这表明( )
①教育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
②对学前教育予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走向“有法可依”的新征程
③我国逐步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以法律武器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④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________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公平、公正、透明、负责
13、北京市《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能力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服务过程中禁止使用“我不是说过了吗”“急什么,没看我正忙着吗”等用语,设置现场巡查、满意度调查、电子监察等监督方式……这( )
①扩大了人民拥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保障了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公职权力
③有利于提升政务服务人员办事能力
④有利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施惠毋念,受恩莫忘。”这些经典语句的教导,我们日用而不觉,是因为( )
A.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B.中华传统美德是时代积淀下来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的
C.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美德需要在当代得到继承和发展,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D.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15、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 )
A.法治原则
B.依法行政
C.接受监督
D.严格执法
16、经过百年奋斗,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国梦。中国人的自信主要表现在( )
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世界有作为④对发展有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C.我国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D.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8、唐山市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全省领先、全国有位,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全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唐山样板”愈发完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①城乡发展不平衡逐渐改善 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我国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④我国建成了现代化产业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9、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点手机,“掌控”大棚温湿度;“云广播”开通,乡村信息天下知;电商平台,使农产品购销两旺……数字乡村正展现出澎湃动力。这说明( )
①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农民生活更美好②互联网是人们学习与交往的主要方式
③创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行政处罚与民生利益息息相关。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取消调整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33个罚款事项。这体现了( )
一是严格依据上位法,调整罚款数额。 二是严格区分违法行为的情形,修改罚款数额的计算方式,确保过罚相当。 三是严格落实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要求,将直接处以罚款调整为逾期不改正。 |
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
④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厉行法治就是对政府提出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只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就能成长为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判断:( )
理由:
22、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同的看法,请你进行辨析。
23、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医生可以远程操控机器人给千里之外的病人做外科手术;市民出门不用带钱包,手机支付更方便;公益组织采取“每人捐赠一分钟声音”的方式,为视障人群开展声音捐赠活动,鼓人们一起为视障人群朗读书报……
据此,有同学认为“创新是国家和社会的事,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中学生无关”。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2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1)下列名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基本内容?
名句 | 基本内容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爱国 |
“以信守身,以诚处世” | ① |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 ②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③ |
(2)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取决于每个人对它的践行和执守。你能谈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吗?
25、2023年8月26日,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
(1)我们为何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谈谈你能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哪些贡献?
26、民族浩歌:彬彬哉我文明,五千余岁历史古,光焰相续何绳绳。 ——梁启超
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伟大的民族之魂,成功举办奥
运会,成功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举办了人类历史最盛大的博览会……今日中国,在世界
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请问:支撑中华民族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什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弘扬民族精神?
27、[科学立法,关乎民生]
材料一:时至今日,我国出台的现行有效法律已有24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其中“立法为民”是立法工作的永恒主题。旅游法实施整整一年,游客用“恼人的购物少了”直观评价这部法律的实施效果。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用最严格的法律责任保卫广大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无论是新制定的法律,还是修改后的法律,都明显更贴近人民生活,更符合客观实际需要。
(1)为什么我国新制定和修改后的法律,都能更贴近人民生活?(3分)
[人肉搜索,侵权担责]
材料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4年10月10日施行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依据《规定》,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启动网络“人肉搜索”侵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2)请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说说发起人肉搜索侵权要担责的原因。(4分)
[全面聚焦,依法治国]
材料三: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3分)
28、(走进上海)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迎来82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16万采购商参加企业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联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国策?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国策?
(2)我国在坚持这一国策时,始终把______做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坚持把“______”和“______”相结合,以全面提高其水平
(3)在实施这一国策时应该注意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