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二上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新中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及国家性质是在(       )会议上确定的。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党的代表大会

  • 2、下面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此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派系

    代表人物

    靠山

    控制范围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北京政府及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省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美国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

    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

    B.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中国

    C.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

    D.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 3、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茅盾——《愚公移山》

    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 4、他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原书记、政协原主席。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改革先锋 称号,称他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他是

    A.孔繁森

    B.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

  • 5、“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革命运动仍迅速传遍全国。文中的“兵变”是指

    A. 五四运动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 6、我们党在某次重要会议的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

    A.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对内改革,首先是在哪个领域开始的(     

    A.城市

    B.国有企业

    C.沿海地区

    D.农村

  • 8、“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下面哪个时间后?

    A.1842

    B.1860

    C.1895

    D.1901

  • 9、欣赏下列“话剧”。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 10、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了14000万吨,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

    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11、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下面关于这次工人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1923年2月

    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结果: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

    教训:必须建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A.时间 B.口号 C.结果 D.教训

  • 12、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都起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作用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13、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 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②④①③

  • 14、“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目标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矿务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 15、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万国公报》的创立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发布一系列法令

  • 16、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黄海海战

  • 17、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下列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佟麟阁黄继光

    B.黄继光赵登禹

    C.黄继光邱少云

    D.邱少云赵登禹

  • 18、伦敦《秦晤士报》载:“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材料中的这次战役(     

    A.迫使日本暂缓了侵略中国的计划

    B.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迫使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19、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马克思认为鸦片战争

    A.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

    B.打碎了君主专制制度

    C.扩大了中外正常贸易

    D.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20、1936年11月18日,《西北真报》社刊印“紧急号外”,登载了“欢迎红军第四方面军到达陕西来"的新闻。这一新闻折射出(     

    A.遵义会议挽救中国革命

    B.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从军为国,黄海捐躯是:

  • 22、中国近代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出下列史实对应的杰出人物。

    ①、领导虎门销烟,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的是  

    ②、“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歌颂的是  

    ③、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   率众攻打广大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 2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___

  • 24、天京事变:________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 25、识图,回答问题 

    (1)上图是_____________浮雕发生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2)这一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____________”

    (3)这场革命运动总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 26、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是__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

  • 27、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_____革命,它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 28、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_______,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_______,这是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9、完成下列表格

    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______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_____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______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______

  • 30、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一场战争是_____。南昌起义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后,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_____的革命道路。1945年,_____ (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_____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亦可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近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西学东渐”形成规模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它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提示,写出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史实。

    请填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 33、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彻底摧毁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社会变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运动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从农村开始改革,在农村实行新的“经济制度”与开辟了“一条新路”各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回答的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诗词内容写出,红军途中经历的“远征难”?据所学知识分析“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由“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句诗,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毛泽东为什么强调要“宜将剩勇追穷寇”?

    (3)据上述诗句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