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物候hòu 迁徙xǐ 追溯sù 熙熙攘攘rǎng
B.腐蚀shí 连翘qiáo 纬度wěi 诸如此类zhū
C.农谚yàn 狩猎shòu 龟裂jūn 衰草连天shuāi
D.缄默jiān 哺乳bǔ 两栖xī 风雪载途zà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寒噤(jìn) 推搡(sǎng) 迂回(yū) 怒不可遏(è)
B. 砾石(lì) 腈纶(qīng) 虔诚(qián) 接踵而至(zhǒng)
C. 俯瞰(kàn) 翌日(yì) 陡峭(qiào) 拾级而上(shè)
D. 矗立(chù) 轻盈(yíng) 喧哗(huá) 色彩斑斓(lán)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蓦然 燎原 轻歌曼舞 川流不息
B.蕴藻 满窖 和言悦色 言简意赅
C.抉择 漫益 霓裳羽衣 世外桃园
D.震憾 家眷 接踵而至 格物至知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怠慢(dài) 不惮(dàn) 潺潺(chán)
B.撺掇(cuān) 归省(shěng) 行辈(háng)
C.凫水(fú) 柏树(jiù) 旺相(xiāng)
D.家眷(juàn) 纠葛(gē) 棹船(diào)
5、春 日 (宋)吕祖谦
短短菰蒲①绿未齐,汀洲②水暖雁行低。
柳阴小艇无人管,自送流花下别溪。
(注释)①菰蒲:茭白,菖蒲。②汀洲:水中小洲。
【1】诗歌一、二两句中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季节的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6、诗文名句默写。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体现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7、走近名著
(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选文出自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____________》,小说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由绝望、动摇到战胜自我,摆脱困境,坚定信念,炼就钢铁般的意志。
(2)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精彩的名著世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西游记》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如醉如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艰辛屈辱的成长记忆,百味杂陈,让我们心潮起伏……
8、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沿着怒江
马温
怒江边上,几排木屋或者几顶帐篷就是一个村子了。木屋冒着炊烟,帐篷外拴着一匹马,炊烟无声,马也无声,这就是村子的晨曲。静,静得像四周的大山。那天清早,我们开车路过日诺村,村边这户人家的一天已经开始。男人抱着马鞍走向那匹白马,女人弯腰挤着牛奶,两个小孩正在追跑着,这样的早晨怎么会是宁静的呢?可是我们真的什么声音都没有听到。宁静并不是真的无声,是那些声音单纯朴素,纯朴的声音接近自然,传到耳中才会有“鸟鸣山更幽”的错觉。
其实,这一带最伟大的自然之声应当是怒江的咆哮,可是日诺人听不到。日诺虽是怒江边上的村寨,离着怒江却还有点距离。怒江在哪儿?怒江陷在深深的谷底。而日诺建在山上,涛声向上传,传着传着就细了,碎了,哑了。日诺人靠什么证明他们是怒江儿女呢?就是村里村外飘浮着的山雾,它们来自怒江,它们是怒江的水气,陪着日诺人度过每个黄昏和早晨。
记不清到底是在哪儿遇到了怒江,“遥远”是我的第一眼印象。瘦瘦的一条河,躺在深不可测的峡谷中。用“躺”来形容,是因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当然,更感觉不到它的宽阔与野性。这样的怒江简直就是可以忽略的存在。
忽略怒江?怎么可能呢!它是怒汉,它是野人,它是崇山峻岭中巨大的发声体。所有的河流,起初都远离视线;所有的河流,起初都默不作声;所有的河流,起初都被忽略。好多河流都被这种遭遇击倒,而怒江继续向前,越来越汹涌,越来越蛮横,喊叫声震谷撼山。它怒不可遏,怒气冲天,一怒而不可收拾。它开始逼近视线,逼近村庄,逼近一切动物和人类行走的大道小径。怒江就是这么牛,不管这儿的山多么崇高,峡多么幽峭,峰顶是多少年的积雪,峭壁有多少丈的飞瀑,凡是这条河的水气笼覆之处,都叫怒江流域。
怒江来了,村庄躲向高处,怒江继续逼近,村庄只好背起娃儿牵着马,躲进更深更远的大山过日子。我们在怒江边的公路上开车,突然间,一队两三个人的马帮就从公路边的山坡上冲下来。他们沿着一条隐秘的小路,从大山背面走来。那条路在我眼前一晃就消失了,这条路也许就是茶马古道,路的另一端,群山的哪个撇折处必有一个村落,马帮从山外捎来日用品,又将这里的山货带走。公路旅行的局限就是线性化,顺着公路跑,而富有意味的东西大多藏匿于公路两侧,并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出现。我们踩了刹车让马帮先行,马匹驮着重物跌跌撞撞从山上冲下来,身子站稳后就不想挪步,赶马人拍着马肚子大声吆喝。
怒江上有许多铁索桥。铁索桥给游人提供了一个和怒江对视的机会。对视就是它望着你,你也望着它,死死地瞪着对方,谁也不闪躲,人格平等,勇气也平等。我向桥中央走去,我没有抬头挺胸,因为桥还是晃悠悠的。走到桥中央,我停下,扶着铁索向下看。满视野都是浑浊的江水、翻滚的漩涡,没有一根顺滑的曲线,更休说一根直线、一处平静。这是我和怒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我探头向下看的那个片刻,觉得一个狂暴的男人要扑过来将我吞没。怒江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全部声音就是怒江的怒吼。和怒江相比,我是个渺小的男人。
桥那边是个新建的小村子,建在半山腰的悬崖边上。铁索桥是政府建设新村的配套设施。从前,村里人是坐着溜索过江。和溜索相比,这座铁索桥就是他们的省道国道,村中的年青人骑着摩托车在桥上飞驰,只需几分钟就到了对岸,在小超市买几瓶啤酒,呼一下就又过江回了村子。我去村子看了看,还在建着新房。两只小猪娃睡在桥口——也是村口晒太阳,它们闭着眼睡得很沉。怒江的水声,小猪听习惯了。
【1】学习了梁衡的《壶口瀑布》后,老师推荐了马温的《沿着怒江》,让同学们比较阅读。请你从下面的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任务一)下列两句话都描写水,简要分析它们在修辞表达上的异同。
A而怒江继续向前,越来越汹涌,越来越蛮横,喊叫声震谷撼山。
B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梁衡《壶口瀑布》
(任务二)结合语境,分别说说下面两句话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世界”。
A怒江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全部声音就是怒江的怒吼。
B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梁衡《壶口瀑布》
【2】在推荐阅读时,老师想在文章后面附一段阅读提示给同学们的阅读进行指导。请你参考下面的“阅读提示”帮助完成。
(小支架)①可以对阅读文章的方法进行提示,也可以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点拨,还可以抓住游记散文的特点,从文章行文结构、语言表述、情感表达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概括介绍。(200字左右)
(阅读提示)
勃朗峰,法语意为“白色的山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作者在文中记述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细读课文,或许还能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幽默。此外,这是一篇翻译作品,译笔简练,多用成语,带书卷气。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课文的这些特点。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