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咏流传》节目中,4岁的王恒屹现场朗诵《千家诗》惊呆众人,网友纷纷称赞“年龄不大,‘学问’不小”。(在“称赞”后面加上“他”)
B.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原因是中国日益强大,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中美贸易严重失衡造成的。(将“强大”改为“壮大”)
C.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积极主题引起了观众们的强烈感触。(将“感触”改为“共鸣”)
D.“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还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互换)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大家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班级管理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南山公园的春天,桃红柳绿,是锦城人民赏花踏青的好去处。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台湾节目斥责部分台湾政客对日本颔首低眉,拿国宝讨好日本。
B. 沈教授的报告旁征博引、断章取义、妙趣横生,语言诙谐幽默,引来全校师生的掌声与笑声。
C. 妈妈最讨厌我做事期期艾艾的,我真想早点改了这个不好的习惯。
D. 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中,中国女排3-0赢日本,朱婷拿下全场最高的18分,她是个无与伦比的球员。
4、下列句子语言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初一新生陆飞对小学同学说:“我们还是同班同学,以后有什么事我都会关照你的!”
B.在热播的宫廷剧《延禧攻略》中,富察傅恒退下时,对富察皇后说:“贤弟告退。”
C.中秋佳节,李四举杯对表哥王志说:“今晚团圆真高兴,多喝几杯不影响开车的。”
D.徐东写了一篇作文《我看苏轼》,找老师批改时说:“打扰老师了,请您帮我斧正。”
5、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后面小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黑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关注的社会焦点是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下面对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挂”“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和自己境遇之惨蓄势。
B. 诗歌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C. 从表达方式上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议论;“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是叙事。
D.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即使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6、古诗文默写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3)《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6)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
(7)杜甫心系天下苍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唯愿人民安居乐业。
7、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行摘抄和做笔记,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请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情节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保尔当童工——①( )——②( )——③( )——保尔身患重病并开始创作
A.保尔参加兴建窄轨铁路
B.保尔因救了朱赫来,而被投进监狱
C.保尔参加红军后,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到重伤,但他战胜了死亡。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疾病缠身时候,产生了精神危机,绝望动摇中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削弱了保尔的英雄形象?为什么?
8、阅读《留守儿童的新年》,完成后面小题
留守儿童的新年
(谷凡)
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花。
④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⑧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儿,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 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6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
⑪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
⑫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⑬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
⑭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喜旺再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内 容 | 心 情 |
得知父母回家消息后 | ① |
见父母的那一天 | ② |
高兴地做好早饭后 | ③ |
见到父母时 | ④ |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
【3】文中多处对“雪”的景物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4】有人说:“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表的土地上,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根据要求作文。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
请以“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