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烟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疫情防控工作。

    B.在扫黑除恶活动中,我省治安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C.江万里的祖籍是江西省九江市都昌人。

    D.能否做到自觉自律,是确保居家学习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集》以作者姓名命名;《聊斋志异》以书斋命名;《柳河东文集》以居住地命名;《王右丞集》以谥号命名。

    B.记,这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C.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第二个年号,天启是明熹宗年号,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是1622年,所以1623 年是癸亥年。

    D.“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中的“清明”指的是清明节,而非“清明”这个节气,因为后半句的“春暮”二字。

  • 3、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 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 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 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应允许学生基于自身基础和个性特长有所调整,某些方面可以高于或低于课程标准的目标。

    ②以适应学情和教情,实现个性化、有差异的发展。

    ③学生学语文和教师教语文的目标,须依据国家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④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确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以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来逐渐达成大目标。

    ⑤除了明确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A. ⑤④②③①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①②⑤④ D. ⑤④①②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望”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B.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点明离别的必然性。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D.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2】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词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1)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结合选文说一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具有怎样的品质?

    (2)请参照例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宽容是人生中的清泉一泓,让人不再斤斤计较;微笑是岁月中的花香一缕,让人不再多愁善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汉热干面

    李佩红

    ①“等你好了,我请你吃热干面。”

    ②这句写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漫画上的话,顿时让我这个新疆人泪目。它就像在说请新疆人吃拉条子,一听便能找到自己的根。

    ③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热干面里有长江的味道、黄鹤楼的味道、汉正街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热爱,像孩子迷恋妈妈的怀抱,与其说是一种日常习惯、一种无可名状的喜欢,不如说是一代代人沉淀在骨子里的文化。

    ④我最早知道武汉是从毛泽东的诗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知道“一线”即京广线,“两江”即长江、汉水,“三镇”即汉口、汉阳、武昌,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知道武汉与四.川、陕西、河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湖北九省相通,是龙兴腹地、九州通衢之地,也是多年以后的事了。但我知道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两句字缝里渗出水雾似的旷古悲情。我还知道汉正街,是因为读池莉的小说。仅此而已,这是我对武汉的全部认知。我的生活圈子在中国西部的新疆,祖上三代也找不出一个武汉的亲戚,武汉这座城市一直在我的视野外,就像一个陌生人。

    ⑤时间的指针“嘀嘀嗒嗒”走到2005年。

    ⑥那一年我儿子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几经商量,确定选择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去学校看望儿子必经武汉。那是我第一次去武汉。游过黄鹤楼,逛过汉正街、汉江路步行街,我已累得腿脚发软。随便找个小食摊儿坐下,正不知吃啥,一位手拿锅铲、身穿围裙的中年男人热情地说,妹妹,来碗热干面吧,来武汉不吃热干面等于没来。

    ⑦我拿出新疆人的豪爽回应,好,来一碗。

    ⑧他的街边店挺简单,一个小推车,推车上放着各色调料,旁边烧一大锅滚水,一张小矮桌,几把小凳子。在我之前已有几个人坐在那里吃着热干面,不知是辣的还是烫的,他们嘴里直“呵呵”喘气,让我想起爷爷顺着碗边喝玉米糊糊的样子,那种满足感,好像全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眼前这碗饭,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吃出了幸福感”。我站在摊位前,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男人抓起一大把不知上面抹着什么油光光的熟面投入笊篱,再把笊篱放进滚水里,没一会儿就把烫热的面倒进碗里,将麻油、榨菜丁、虾皮、酱油、味精、胡椒、葱花、姜米、蒜泥飞速地舀进碗里,动作老练而精准,最后将调好的芝麻酱浇到面条上,搅拌均匀,并很体贴地问我,辣椒要多还是少。

    ⑨我一向胃弱,不敢吃太多辣椒,忙说,嘎嘎的一点。

    ⑩嘎嘎的一点。他重复着我的话,虽然没听懂但已经意会。我们俩都笑了,他的笑容像武汉大学的樱花般灿烂。

    ⑪第一次吃热干面的感受太强烈,以至于十五年之后,舌尖仍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那种香喷喷、热乎乎的味道。

    ⑫2013年再去武汉,热干面自不可少。它物美价廉,顿顿吃也不烦,像新疆凉皮子,是百姓的吃食,最接地气。热干面吃得多了,自然能吃出微妙的差别。

    ⑬蔡林记的热干面在武汉名声最大,是武汉家喻户晓的老字号。他们家的热干面,爽滑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未食而乡情浓浓,诱人食欲;食之则香飘四溢,回味无穷”。蔡林记热干面的黑芝麻酱非常香醇,我爱吃这种黑芝麻酱拌的热干面。除此之外,长子热干面、三毛热干面、蔡明纬热干面在当地也都家喻户晓,且各有各的特色。

    ⑭在武汉,我最喜欢随意转悠,遇到一个小摊儿,看着顺眼,肚子也正好需要,便坐下来吃上一碗热干面。有的香辣,有的咸香;有的面软,有的面硬。对我而言,每一碗热干面都是我与这个城市永不重复的相见,无论怎样,每一次遇见都是此生最好。

    ⑮离开武汉后我再没有吃过热干面。在家尝试着自己做,但均以失败告终。食物与一方水土有着千丝万缕、根深蒂固的联系,如落在笔端的文字,词节再精准,也很难描摹内心的微波。

    ⑯2020年,疫情的变化与发展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热闹繁华的武汉变得凄苦而清冷。但在一个网络视频中,一个小店儿仍在卖着热干面,在店面和顾客之间搭一块滑板,将做好的热干面装在饭盒里,再放在滑板上轻轻往前一推,快递小哥在另一端接住,热干面就通过这种方式送抵武汉人家,让普普通通的武汉人内心天地辽阔、万物蓬勃,在淡定与焦虑中咬牙挺住,等待疫情结束推门迎春。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只要热干面还在,武汉的春天必将如期到来。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3月6日第14,有改动)

    1文章以“武汉热干面”为线索,写了哪几件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第①②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品味其表达效果。

    (1)热干面里有长江的味道、黄鹤楼的味道、汉正街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2)我们俩都笑了,他的笑容像武汉大学的樱花般灿烂。

    4作者为什么喜欢热干面?

    5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只要热干面还在,武汉的春天必将如期到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热点,探讨问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能净化心灵,开发智能……

    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真实,不得抄袭;②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