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B.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的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C.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安全教育事故,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D. 我们都不忘初心践行自己的梦想,在不同的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

  • 2、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wò) (hàn) (tiáo)   消声匿迹

    B.(liè)   (tiǎo)   (qiāng) 草长莺飞

    C.(rán) (qiāo)   (huì) 坦胸露乳

    D.(mò) (jiā) (pàn) 参差不齐

  • 3、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偶)

    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比喻)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反问)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代)

  • 4、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我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要切合实际,________;_________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A.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

    B.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

    C. 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

    D. 多向古人学习;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松

    杜荀鹤(唐)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屡试不中,以至报国无门。

    1诗歌第一二句写出小松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2本诗与韩愈的《马说》在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

    (2)崔颢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__

    (2)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_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_》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材料一:

    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的象征。

    材料二:

    在文学作品中,猴形象的内涵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寄托了我们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爱憎分明、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另一方面,它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嘲讽,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如《猴子捡豆》的寓言故事,就讽刺了世人不切实际、因小失大的做法。

    材料三:

    本报讯2月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大圣归来”为主题的猴年生肖展。此次展览汇集了43件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及几幅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年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猴形象。展出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参观。这已经是首都博物馆连续举办生肖文化展的第九个年头,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展览将持续到3月13号。

    材料四:

    “嘻哈猴”是由华冠公司于 2015 年创作的卡通猴形象。它以张希和老人的泥猴作品为原型,保留了泥猴造型中的大圆眼睛、大圆点鼻孔及微笑逗乐式的嘴型,又创造性的以头顶火焰、怀揣爱心、尾似祥云为形象,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特点。“嘻哈猴”有互联网用户喜欢的“萌”的特点,顺应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潮流。

    (注)张希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70年痴迷泥塑艺术,被誉为“泥猴张”。

    1在我国的“猴文化”中,人们赋予了“猴形象”哪些内涵?请分条概括。

    2请根据材料三与材料四,简要说说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教室是除了家以外我们呆得最久的地方了,请你用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我们最熟悉的黑板。

    要求:(1)对象明确、顺序合理,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2)字数在150-100之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