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温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语言表现得体的一项是(    )

    A.李方发短信约见老同学:“胖子,别来无恙吧?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B.在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后,大家相约一起莅临母校参加庆典活动。

    C.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D.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勤奋的程度。

    B.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领悟了很多人生的真谛。

    C.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面貌。

    D.“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也引发强烈共鸣。

  • 3、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真是名副其实的身边好人。

    B.4月23日“灵石县第八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启动,活动现场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她的作品在这次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

  •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凡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中国作家,都应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惜我们的真情与真力。②文学也需要发扬新学风、新精神,提升作家自身素养。③时下,相当多的作品浅薄粗俗水分多,这与作家自身的能力、知识和素质不够有直接关系。④文学创作不是一般性的简单劳动,而是一种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精神行为,作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水平和对社会的感悟能力。

    A.“浅薄”“粗俗”都是形容词,“相当多”和“水分多”都是偏正短语。

    B.句子①是一个单句,“中国作家”做句子的主语。

    C.句子④中画浪线部分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D.句子②有语病,应该把“发扬”改为“提升”。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对恶劣天气的描写非常精彩,“怒号”二字写出秋风威力之大,“卷”“飞”“渡”也呼应风之猛烈。

    B.“忍”“欺”写出了作者面对群童抱茅而去的愤懑和无奈。

    C.“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中的“铁”字,既写出天气的寒冷难耐,又写出被子的陈旧,表现作者生活极其贫苦。

    D.“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出诗人只是因为屋破漏雨,长夜难熬,才睡不着觉的愁苦情绪。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艳丽,描绘出桃花源的绝美景色。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是谁在少年保尔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帮助了他?保尔在发电厂与他成为朋友,他教会保尔什么本领?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你慢点儿走

    莫柏良

    ①黑里来黑里去,这用来形容老忠的工作,再准确不过了。

    ②门外映照的灯光太暗,老忠腿一蹬,人和车一下子就消失在黑夜中,剩下几声车轮颠簸的声音。“你慢点儿走!”看着老忠远去,她总会在心里默默地念上一句。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像是虔诚的祷告。

    ③天暗下去了,而远处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地亮起来了。老伴儿静静地坐在床上,透过那扇锈迹斑斑的铁窗,盯着路灯下看。“哐啷哐啷……”远处传来了车轮颠簸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这时老伴儿オ会安下心来,继续忙活手里的针线,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④老忠每天下班都顺带着一袋子蔬菜回来,蔬菜卖相不好,但也看得出是挑选过的。老两ロ一块煮个面,又是一顿。晩饭过后,老忠洗好碗筷,将屋里整理一遍,又出去埋头在那辆环卫车里。

    ⑤老伴儿继续在床上缝缝补补,絮絮叨叨:“哎哟,你见那辆破车的时间比我还多。”老忠应和着:“趁现在还有点时间,收拾收拾这些瓶瓶罐罐……”原来不知不觉的,这间小小的铁皮屋周边,堆积的废品,已经和人一般高了。“也不知道你是去扫大街还是去拾破烂,拾破烂的都没你捡得多!”老伴儿故意提了提气。“得了得了,有空我就拉去卖掉,这不是没空儿嘛。”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说。

    ⑥黑夜中,出去归来,日复ー日。老伴儿没什么盼头,就希望老忠每天跑着出去,也能跑着回来。出门在外,有什么重得过平安两个字?这年头,路上的汽车越来多,车速和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一样,越来越快。更何况现在快过年了,路上的车子都急着回家,隔三岔五就传来环卫工出事故的消息,老伴儿怎么能不担心。

    ⑦这天早上,老忠还是和平时一样,天没亮就起床了。咬了一ロ白饼,灌上一瓶热水,穿上已经褪色的エ作服,临出门时,老忠回过头来轻轻说了一向:“我今天要到高速上面去工作,春运堵车,不能有垃圾。”

    ⑧老件儿的心ー咯噔,像是被针扎了ー样,赶紧从床上挣扎起来,往窗外看。“你慢点儿走!”这一次她没忍住,将这句埋藏在心里的祷告,声嘶力竭地吼了出来。

    ⑨“等我回来吃饭!"黑夜中传来了一声回响,很遥远但很清晰。老伴儿哭了,原来这句话,他一直听得见。

    ⑩这一整天老伴儿都忐忑不安,一边担心,又一边安慰自己:“没事的,慢点儿走,慢点儿走就好了。”她果呆地望着窗外,盯着那盏摇摇欲坠的街灯,第一次盼望着黑夜快点儿降临。

    (11)街灯终于亮了,散发出昏黄的光。可是老忠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老伴儿慌了,要知道,这些年来,老忠都是这个点儿回家的,从没有耽误过。老伴儿一急,就想起身出去,但是她忘了她已经走不了了。这一切不好的预感,让她回想起了那一次事故……

    (12)那时她还是一名环卫エ,那天接到要到高速上去清理花槽里垃圾的任务,一干就是一个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一辆轿车突然失控撞向了花槽,她便成了受害者。命是捡回来了,可是却瘫了。沥青路上那种透心刺骨的寒,她永也忘不了。从那以后,老忠接替了她的工作。老伴觉得危险,也劝他干点别的。可用老忠的话说就是,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啊。

    (13)屋子里一片死寂,老伴儿知道这么胡思乱想下去也不是办法,她拧开床头的收音机,好让自己有个声音陪伴。夜慢慢地向屋里笼罩,收音机沙沙的声音回绕在昏暗的每一个角落里。老伴儿瘫坐在床上,一动不动,任泪水在褶皱的脸上慢慢风干。

    (14)“哐嘟哐啷……”一阵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老伴儿抹了抹眼睛,往窗外一看,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

    (15)老忠推开门,老伴儿像没事一样,忙活手里的针线。

    (16)“怎么现在オ回来?”老伴儿淡淡地说出一句。

    (17)“还不是你让我慢点儿走。”老忠摆出一脸嫌弃的样子,转身准备晚饭去了。

    1请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等我回来吃饭!"黑夜中传来了一声回响,很遥远但很清晰。(从词语的角度)

    ②夜慢慢地向屋里笼罩,收音机沙沙的声音回绕在昏暗的每一个角落里。 (从描写的角度)

    2小说第(12)自然段插叙“老伴儿出车祸”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请结合具体情节概括老忠的形象特征。

    4小说结尾两段老伴儿与老忠各是什么表现?他们的表现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首歌中唱到:“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请以“我相信”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