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忻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在各自的语境中得体的一项是( )

    A.岗前会上,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超市周年庆典促销活动的宣传单上写着“周年庆典,欢迎光临。我们有最低折扣,这是你的荣幸”。

    D.为改善教师福利、增强学校凝聚力,不苟言笑的张校长在行政会上诚恳地说:“为了学校的发展,大家就斗胆建言献策吧。”

  •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帷幕   缄默   凋零   枯燥   次第

    B.捶击   卑鄙   垂髫   沙砾   山麓

    C.决择   膏药   襁褓   伽锁   拙劣

    D.目睹   缅怀   瞭望   激变   诬蔑

  • 3、下列词语书写及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

    A.hàn   méi shěng huì   人情shì

    B.jūn   xíng   bì   帷幕wéi   垂珠联lóng

    C.wǎng   qiǎo   kàng     声匿迹xiāo

    D.shòu fú   kuàng qiāng 大悟chè

  •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裸露  菁纶  雕塑  气喘吁吁 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

    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 D.孺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歌赏析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此词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所作。①洛,指洛河,源出安徽定远,北入淮河。②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_。(《回延安》)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4)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知困,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8)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以博大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傅雷家书》,完成填空。

    傅雷教育傅聪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做______第一,其次才是做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列语句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B.沿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要来得迟。

    C.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D.“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的例子,说明越往北,桃花开得越早。

    【2】选文第②段中并未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五个自然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总—分”。

    B.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凡是”“都”说明没有例外,突出了这种情况的普遍性。

    C.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符合第③段经度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现象的道理。

    D.第④、⑤段中的加点词“一定”和“平均”起限制性作用,分别强调特定的情况和数据的可比性,它们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B.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所以并无主次之分,可以颠倒顺序。

    C.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和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是时间因素。

    D.文段列举了很多具体详实的事例和数据,互相参照,贴切恰当,富有说服力,使物候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节日”的解释:①纪念日;②传统的庆祝或祭把的日子。请以“过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