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在各自的语境中得体的一项是( )
A.岗前会上,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超市周年庆典促销活动的宣传单上写着“周年庆典,欢迎光临。我们有最低折扣,这是你的荣幸”。
D.为改善教师福利、增强学校凝聚力,不苟言笑的张校长在行政会上诚恳地说:“为了学校的发展,大家就斗胆建言献策吧。”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帷幕 缄默 凋零 枯燥 次第
B.捶击 卑鄙 垂髫 沙砾 山麓
C.决择 膏药 襁褓 伽锁 拙劣
D.目睹 缅怀 瞭望 激变 诬蔑
3、下列词语书写及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震憾hàn 糜子méi 归省shěng 晦暗huì 人情世故shì
B.龟裂jūn 行辈xíng 偏僻bì 帷幕wéi 垂珠联珑lóng
C.怅罔wǎng 幽悄qiǎo 亢奋kàng 斡旋wò 消声匿迹xiāo
D.狩猎shòu 凫水fú 眼眶kuàng 锵然qiāng 大彻大悟chè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裸露 菁纶 雕塑 气喘吁吁 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
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 D.孺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
5、诗歌赏析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①渐漫漫。
雪沫乳花②浮午盏,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此词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所作。①洛,指洛河,源出安徽定远,北入淮河。②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默写。
(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_。(《回延安》)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4)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知困,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8)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以博大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7、根据《傅雷家书》,完成填空。
傅雷教育傅聪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做______第一,其次才是做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列语句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B.沿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要来得迟。
C.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D.“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的例子,说明越往北,桃花开得越早。
【2】选文第②段中并未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五个自然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总—分”。
B.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凡是”“都”说明没有例外,突出了这种情况的普遍性。
C.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符合第③段经度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现象的道理。
D.第④、⑤段中的加点词“一定”和“平均”起限制性作用,分别强调特定的情况和数据的可比性,它们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B.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所以并无主次之分,可以颠倒顺序。
C.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和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是时间因素。
D.文段列举了很多具体详实的事例和数据,互相参照,贴切恰当,富有说服力,使物候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9、《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节日”的解释:①纪念日;②传统的庆祝或祭把的日子。请以“过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