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昌都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句中“老旦”是戏曲行当名称,扮演老年女子。

    B.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赤壁赋》。

    C.《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诗中运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

  •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盗窃乱贼而不 自是指物诗立就

    B. 外户而不闭 而两狼之并驱如

    C. 谓大同 鱼之乐也

    D. 不足为外人也 大之行也

  •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______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正义是杀不完的,  ____真理永远存在。

    (3)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_____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A.然而  因为  形成 B.然而  因为  铸成

    C.从而  因为  铸成 D.从而  但是  形成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

    B.“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C.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D.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送陈章甫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注:①陈章甫:江陵人,因故选官落第返乡。②大颡:宽头。③酤:买。④我曹:我们。⑤郑国游人、洛阳行子:分别指陈章甫和诗人自己。

    1诗中画线句表现了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2这首诗歌在形式上多次换韵,参考平水韵表,一开始押“下平七”阳韵,而后转“下平四”豪韵,最后转“入声十三”职韵和“下平五”歌韵。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课文填空。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卖炭翁》)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6)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7)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8)____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回延安》)

    (9)______________,延河滚滚喊“前进”!(《回延安》)

    (10)《小石潭记》中含蓄地表达作者遭贬谪后内心落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1)《桃花源记》中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我国民间有“少不读《水浒》”的说法,意思是年轻人读《水浒传》容易盲目崇尚武力与江湖义气,所以不要读《水浒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女儿树

    郭荷香

    (1)女儿出生后,老公照例到娘家报喜。

    (2)在老家,报喜是大有规矩的:孩子出生后,女婿首要的任务是到娘家报喜,喜品不多不少四件。生儿子的话,喜品中就一定不能少了红蛋;生女儿,便将红蛋换成碗口大小的芝麻饼,饼子用红纸包上或者将红纸用水浸湿,挤出红水点在饼子的中央。女婿到后,不用开口,娘家的人也不问,打开喜品一看便知道该如何贺喜。

    (3)老公一点规矩都不懂,胡乱买了几样东西就上我父母家去了。我父亲把喜品瞥了又瞥,既没有看到红蛋,也没有看到喜饼,辨不出到底是得了外孙还是外孙女,便将烟袋锅子在椅子脚上磕得山响。

    (4)母亲坐在灶门口,一把又一把地添柴火,说:“我们农村人说‘会生儿的先生女,生女帮着引小的’,你们现在只能生一个,不用引小的,生儿子……”话没有说完,老公连忙告知:“女儿,我们生的是女儿……”

    (5)吃过饭,母亲扛着一把锄头上山了。老公走的时候,她还没有回来。老公以为她是不喜欢孙女躲开了,我知道她其实是去栽女儿树了。

    (6)老屋右边的山坡上是一片泡桐树林。硕大的叶子如伞如盖,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在阳光下叶子的细细绒毛染上一层金色,好像一团团绿绒毛娃娃在风中招摇。

    (7)在老家,每出生一个女儿,大人都会种上几棵泡桐,为将来女儿出嫁开始筹备嫁妆。这些泡桐在我们当地就类似于绍兴的女儿红,所以我也把这些泡桐称之为“女儿树”。

    (8)泡桐树生长速度极快,每过一年都会向上窜上一大截,等到它长到三五米高时,大人就锯掉它的顶,不再让它向上长而是让它长粗。

    (9)这时,哪棵树打衣箱,哪棵树做衣柜,哪棵树做桌椅做盆,大人们都一一计算好了。泡桐的树板洁白细腻,又非常轻,打出来的嫁妆刷上红彤彤的油漆,精巧而又喜庆。女儿出嫁那天,抬出去的台数越多,娘家人越风光。

    (10)小时候,最热闹最受追捧的莫过于看“新姑娘”了。老家对河是一条官道,我们经常会听见唢呐在河对岸吹出高亢的曲子,然后从山坳中转出一支长长的送亲队伍,红红绿绿的,在阳光下的山水中生辉。

    (11)河的这边,每家每户的门洞里一定会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蜂拥而出,穿着缀满补丁的破旧衣衫,光着脚丫顺着送亲队伍行进的方向边跑边喊:“快来呀,看新姑娘啦,看新姑娘啦!”于是,人越聚越多,哪个是新娘子,哪个是媒婆,哪些是送亲客,哪些是接亲客……叽叽喳喳,争执不休地有大姑娘、新媳妇、老太婆。一会儿,人们又细数着新娘有“几台几担”的嫁妆,几口箱、几个柜、几床花被……这时,所有的女孩子都开始做从对岸官道走过的梦。

    (12)我姐姐就是做梦的大姑娘之一。姐姐有一对好看的酒窝和一双乌黑的大辫子,常常在样板戏的舞台上跃动。她还会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戴上顶针用兰花指的指尖捏着瓷碟边敲边舞边唱:“手拿碟儿敲起来……”

    (13)每到过年时,团年饭后,姐姐总是组织我和妹妹拿出各自最好最新的衣服换上,然后跑到属于自己的泡桐树下去“摇泡桐”:“泡桐树,我的娘,你长粗,我长(zhǎng)(cháng)……”我们使出浑身力气一边摇着树干,一边唱着母亲教我们的歌谣。姐姐的树已经粗得快抱不下了,更是摇不动了,她每次都让我们三个妹妹一起帮她抱住使劲摇。那时,我看见姐姐大辫子在风中飞舞,烈烈生风;会笑的眼睛里有光,如泡桐上晶莹的露珠。

    (14)我不知道绍兴的女儿红在地下窖藏那么多年,长大的女儿们是不是真的在出嫁时都喝了它。反正我家的这些泡桐后来几乎都没有派上用场。

    (15)姐姐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十八岁,只留下属于她的那片落了又绿绿了又落的泡桐在风雨中。

    (16)我和妹妹们后来也都远走他乡,不可能抬着泡桐嫁妆满世界漂泊。

    (17)我们的女儿树依旧在老屋角的风中飒飒作响。

    (18)如今,母亲又固执地在我们的泡桐园栽上了几棵小小的女儿树。我的女儿长大以后还能否记得在那偏远的乡村还有几棵属于她的女儿树呢?

    (《散文百家》2018年第三期,有删改)

    1概括加点词语体现的人物心理。

    (1)瞥了又瞥:___________

    (2)磕得山响: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6)段划线句,进行赏析式批注。

    3试简要分析“女儿树”的多重意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难忘那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3)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