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同时也真实地记录时代的变迁。
B.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内江市的“创卫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
C. 全场观众的目光与欢呼声都集中到正在舞台中央忘我舞蹈的杨丽萍身上。
D. “整本书进课堂”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B.遂迷,不复得路/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
D.绝巘多生怪柏/佛印绝类弥勒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B.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C. 在四月份的常规工作大检查中,我班被全校通报批评,对于这个决定,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
D.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B.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C.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D.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结合划线句,描绘出卖炭翁的外貌。
【2】围绕着卖炭翁的“卖炭”,诗歌写了哪三个层次的内容?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7、名著阅读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1)选文中的“他”是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2)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 ______________ 的心理历程。
(3)主人公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练成的。请问这里的“钢铁”是什么意思?“这样练成”指哪样?为何这样说?请简述之(80字左右)。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五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说明其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哪一项说法不够正确?( )
A.文章第①段的作用是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问题的具体说明。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
9、请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7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