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很用功,数学课本中很多的不解之谜都被他解决了。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D.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怒而飞
B.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 鲦鱼出游从容
D. 请循其本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浮躁 纷至沓来 名副其实
B.敦实 驰聘 接踵而至 振耳欲聋
C.抉择 拙劣 人情事故 阳奉阴违
D.幅射 演绎 消声匿迹 挑拨离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不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B.在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C.刘大爷种植的大杨梅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D.切实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5、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2)________,老妇出门看。
(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5)________,千里共婵娟。
(6)________,潭影空人心。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
(8)________,更着风和雨。
(9)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英国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
C.《朝花夕拾》 鲁迅 中国现代
D.《昆虫记》 法布尔 法国
(2)阅读文字后答题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这封信的内容由__________(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颗赤子之心,要真诚。
8、最是“经典”润人心
①近一段时期,舞台作品诸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大型演出《美丽中国·古风国韵》,电视综艺作品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经典咏流传》、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声入人心》及其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均备受观众喜爱。这些节目都选择了大众化的角度和方式去呈现经典,虽性质不同却殊途同归,起到普及经典的作用。它们构成了文化消费市场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打造更多文化艺术精品,广泛传播和弘扬文化经典,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③呈现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播效果。《美丽中国·古风国韵》把中国古典文化瑰宝以精美的现代舞台展现出来;《经典咏流传》以公众人物演绎中国古典诗词为主,带领人们“读诗成曲,传唱经典”;而《声入人心》音乐会则以流行的、大众化的方式呈现西方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新的文化现象,引发观众热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对文化经典进行更多、更深的了解,起到了陶冶大众情操的社会美育作用。
④文艺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甘霖。而文化经典作为其中的核心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具有深邃的思想性、艺术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大众精神需求,起到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各民族文化经典都是一座座丰厚的审美富矿,代表较高的文化艺术品位,包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和诸多经典艺术元素,具有不可或缺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⑤毋庸讳言,当今过快的生活节奏、过度的商业包装,也让“快餐式”文化消费占据了不小市场。有的人静不下心,有的人缺少时间,致使文化经典有时很难走入人心,无法全面深入地发挥其润物无声的美育功用。对此,我们不妨将文化经典蕴于当代影视艺术文化之中,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助推文化经典的普及与传承,都不失为一种良策。
⑥期待作为“阳春白雪”的文化经典,不仅能顶天立地,而且能铺天盖地,从而春风化雨、丰厚心灵,繁荣文化、滋养文明。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29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人们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文艺节目谈起,吸引读者,引出下文的论题。
B.作者认为,要使文化经典普及和传承,可以将文化经典蕴于当代影视艺术文化之中,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助推文化经典的普及与传承。
C.第④段“各民族文化经典都是一座座丰厚的审美富矿”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文化经典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内涵”,能“起到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
D.第⑤段先将“快餐式”文化与文化经典进行对比,指出“快餐式”文化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接着分析文化经典很难走入人心的原因,进而提出建议。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中国·古风国韵》《经典咏流传》《声入人心》三个节目虽然性质不同,但都选择了大众化的角度和方式去呈现经典,起到普及经典的作用。
B.第⑤段作者认为“快餐式”文化消费占据不小市场的原因一是人们生活节奏过快,没有时间去品位经典;二是未能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呈现经典。
C.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的文化现象,引发观众热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对文化经典进行更多、更深的了解。这说明呈现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播效果。
D.从末段可以看出,作者希望文化经典既能顶天立地,又能铺天盖地,起到春风化雨、丰厚心灵、繁荣文化、滋养文明的作用。
【3】“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是战国时期《对楚王问》中的典故,分别代指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运用这一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9、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乐观,有的善良;有的坚强,有的勇敢;有的好学,有的自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曾对我们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请以《我会记得你》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