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政府表示,对东盟的睦邻友好政策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中国优先对外发展的方向。
B. 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相敬如宾,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C. 自古以来,清正廉洁的官员都不会以权谋私,虽然平时生活清贫,但他们因为坦荡无私,就没有水落石出的顾虑,更没有半夜敲门的担心。
D. 在学校的百日誓师大会上,九年级同学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表达了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决心。
2、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世事本就难料,与其瞻前顾后地在原地踏步,不如大胆地去尝试看看。(这是一个选择关系复句)
B. 小亮学习刻苦认真,成绩远远超过贪玩的小明,小明只能望其项背,追赶无望。(这句话中的成语“望其项背”使用无误)
C.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很有教育意义。(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其中“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没有歧义)。
D.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很有礼貌,常常在对话时准确使用谦辞和敬辞。例如:“令尊”“贵府”“不吝赐教”“抛砖引玉”等是敬辞,“不才”“犬子”“寒舍”等是谦辞。
3、中国科学技术馆建筑外观独具特色,同学们结合科技馆主题和该建筑造型创作了一副对联。下联是“科技成果若繁星似烟海,创新发明艳寰球”,请你根据文字介绍和图片选出合适的上联( )
【材料一】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正方体,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A. 新馆建筑如积木建魔方,解锁探秘深寓意
B. 新馆建筑如巨锁像魔方,解锁探秘寓深意
C. 新馆建筑鲁班锁巨魔方,解锁探秘寓深意
D. 新馆建筑如积木相咬合,解锁探秘深寓意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他曾以清新诗意的文字引领我们投入“春”的怀抱,也曾以朴素真挚的语言为我们描绘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
B.许多旅游景点声称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其实“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C.“思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马•罗兰的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与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_________ (2)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_________ (4)岁衣缣一匹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以养群从之贫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4】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范仲淹主要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阅读全诗,概括诗歌的主题。
【2】诗中的橡树,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各暗指什么?
【3】诗中在写到“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时,用的是“绝不”,而写到“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时则用的是“不止”。试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橡树、木棉等植物在诗中就是自然界中的树木,没有别的意义。
B.《致橡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给橡树”,而是写给自己心目中的恋人的。
C.诗歌中的木棉树很美,但也只是高大的橡树的一个陪衬。
D.诗歌中所歌颂的爱应该是互相尊重、心心相印,而又各自保持着独立的个性。
E.《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7、综合性学习
巴蜀中学某班将要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走近孔孟
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了解孔孟
为了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几个恰当的议题。
A.孔子和孟子的学派——儒家学派
B.孔子和孟子的尊称——___________________
C.孔子和孟子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
D.孔子和孟子的故事——韦编三绝、孟母三迁
(3)(任务三)礼赞孔孟
在活动结束时,主持人要用一幅对联来表达对孔孟的礼赞,现在只准备了上联,请你完成下联。
上联:先师功德垂青史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8、名句默写(填对10处即可)
(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窈窕淑女, 。(《关雎》)
(5)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6)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8)明月千里寄相思。“ , ”,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写出古诗词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句子: ,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舌头在,就够了
陈鲁民
春秋战国时,张仪在楚国令尹手下当差。一次,令尹家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怀疑是张仪偷的,把他抓起来打个半死。抬回家后,妻子痛哭流涕。想不到,张仪苏醒过来后张开嘴,居然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回答:“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够了。”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相国。他又巧舌如簧,四处游说,粉碎了六国抗秦联盟,为秦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时任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说,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过报告后,在报告上批了这么一行字:“你还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有阳光就够了!”后来,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大量种植奇花异草、名树修竹,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此后,连续多年,新加坡的旅游收入,位列亚洲第二位。
21岁时,霍金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医生告诉他,病情发展到最后可能会全身瘫痪。霍金问:“会不会影响大脑?”医生说:“倒不会。”那霍金很镇定地说:“只要有大脑就够了。”后来,霍金全身瘫痪,而且失去了语言能力。但他却凭着天才的大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惊异的科研成就,出版了名著《时间简史》,成了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④可见,不论是国家和地区的事业发展,还是个人的人生成功,若能拥有各种优厚的条件固然是幸事,但是若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只要自己拥有一两样过人之处,并将其充分放大,用到极致,也一样能心想事成,收获成功。譬如说,发展旅游业,杭州靠一个西湖,曲阜靠一位孔子,香格里拉靠一连串传说,威尼斯靠一汪海水,夏威夷靠一片沙滩,新加坡靠直射的阳光……都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⑤就个人发展而言,获得成功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周文王演《周易》,只要有几根草棍儿就够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靠一支秃笔就够了;帕瓦罗蒂名传五洲,靠一副好嗓子;比尔·盖茨富可敌国,靠一个机敏的脑瓜就够了……
⑥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占十之七八。你可能没有有钱有势的父母,或者没有碰上一显身手的好机遇,没有进入好大学,没有进个好单位。但一个有作为、有胆识、有梦想的人,会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把长处尽量用足,把优势尽量放大,从而战胜困难,踏上成功的坦途。所以,无论是谁,无论处于什么样的逆境,都不必怨天尤人,不必自惭形秽,不必与人盲目攀比,更不必叹息生不逢时。只要自己拥有一个不笨的头脑,具备健全的身体,干事业,兴局面,闯天下,打江山,这就足够了。上天对每个人都不薄,还想要什么呢?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章--段列举张仪、新加坡、霍金的具体事例有什么作用?
【4】认真阅读第⑤段文字,仿照上文句式,在省略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怪病
张军霞
①医生终于对父亲的病做出了结论,只有三个字:孤独症。
②儿子不信:“我爸怎么会孤独?我们一家三口天天都陪着他呀!”
③母亲两年前去世,儿子担心父亲一个人住孤单,就带着媳妇和孩子一起搬了回来,好在,父亲家的房子很宽敞,大家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儿子和媳妇都是公司高管,他们没空做家务,干脆雇了一个保姆,每天做三顿饭还帮着打扫卫生。
④父亲每天除了读书看报,就再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儿子一家三口总是匆匆吃一口早饭就上班上学,中午他们都不回来,父亲闲着没事,就在屋子里散步,他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每个房间都空荡荡的。于是,父亲就盼着夜幕早点降临,因为那时儿子一家都会回来,可以吃一顿热闹的晚餐了。
⑤可是,晚餐之后呢,儿子和媳妇各自回房间玩手机,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去书房写作业,客厅里重新变得空荡荡起来,父亲一个人看电视,很快就会感觉无聊,干脆回卧室去睡觉,就算睡不着,也要继续躺着,因为不躺着和躺着同样无聊。
⑥一天晚上吃饭时,电视里反复预告一部最新拍摄的电视剧,儿子说:“听说这部电视剧不错,真想看看。”儿媳妇也说:“咱们一起看吧,这部电视剧中的男女主角,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小孙子也跟着起哄:“我也要看,跟爷爷一起看。”儿子就笑着说:“好呀,到时候我们全家一起看。”
⑦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他翻翻日历,发现那部电视剧将要在七天之后播放。父亲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每天出去采购蔬菜和水果,包括各种好吃的零食,把冰箱里塞得满满的,他一次次跟保姆说:“这些天饭菜的花样要多一些,我们全家要一起看电视剧,边吃边看,多热闹。”
⑧日子一天天过去,父亲扳着手指数呀有数,终于等到了那部电视剧正式播放的日子。保姆按照父亲的吩咐,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儿子下班之后看到好奇地问:“爸,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媳妇也跟着问:“不会是您老人家过生日吧?”父亲摇摇头,笑着说:“今天就是个普通的日子。”
⑨大家坐下来一起吃饭,父亲特意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大了一些,电视中不停地插播广告,等到电视剧开始播放时,大家都已经吃好饭了。保姆在茶几摆好了零食,就去厨房洗碗了,儿子和儿媳像往常那样,站起来准备回自己的卧室。
⑩父亲十分紧张地问:“你们不看电视吗?”儿子摇摇头说:“我很少看电视的。”父亲又说:“你不是说喜欢这部电视剧吗?”儿子扫了一眼电视屏幕说:“哦,原来这部电视剧今天要开播呀。”儿媳妇立刻说:“我要回卧室,躺在床上用手机看多舒服。”儿子也说:“那我用平板电脑看。”
⑾夫妻两个说着就回了房间,父亲急忙拉住正在吃零食的小孙子:“你来陪爷爷一起看电视吧。”孙子却急忙挣脱着说:“爷爷,我真想看电视,可我还有一大堆作业没写完呢。”说完就跑到书房里去了。
⑿父亲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望着茶几上花花绿绿的零食,他忽然站起来关掉电视走了。
⒀当天晚上,父亲竟病了,他说浑身不舒服,儿子把他送到医院里,可是不管怎么检查都没有毛病。
⒁后来,医生终于对父亲的病做出了结论,只有三个字:孤独症。
⒂儿子不信:“我爸怎么会孤独, 我们一家三口天天都陪着他呀。”
⒃父亲的病,成了“怪病”。
【1】阅读全文,请根据提示补全对文章内容的梳理。
独自在家,父亲孤单无聊→ ①______________→电视剧正式播放的日子,父亲准备了丰盛的饭菜→② ______________→独坐沙发面对零食,父亲孤独失落。
【2】细读文章,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儿子扫了一眼电视屏幕说:“哦,原来这部电视剧要开播了。”
(2)分析①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父亲的病怪在哪里?父亲为什么会得孤独症?
【4】如果把标题“父亲的怪病”改成“孤独的父亲”,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5】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第⑧段画线句,回答问题。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我的叔叔于勒》
说说这两段文字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匠心之道“守破离”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里面讲了怎样才能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甲】这种坚定的气质和不懈的追求,成就了工匠的辉煌。
④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乙】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丙】。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作者:刘根生。有删改)
【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②“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熟”
③“不日新者必日退”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下面这个事例放入第③、④、⑤段中哪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
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停止他前进的步伐,电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饿贫寒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12、根据要求作文。
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现在,你又慢慢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正确取舍,学会了敬畏生命……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从“尊重他人、承担责任、正确取舍、敬畏生命”这四个短语中任选其一,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