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其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剥削的主要特征是掠夺性的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是在1894—1895年的之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事件中,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经济特区的建立
3、《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场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反帝反封建
B.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C.打倒军阀
D.实现全国统一
4、下列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相同点的是
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②都是武装斗争
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④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场景反映的史实是( )
A. 黄海大战 B. 威海卫战役
C. 义和团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九(10)班的同学们正在探讨关于“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殖民掠夺”的主题,请你帮他们定夺(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C.步入近代
D.民主政治的开端
7、1984年中国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把大连、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其中位于广西的是
A.北海
B.南宁
C.福州
D.桂林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9、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②解放思想,实是求是
③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0、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担任总工程师的是被称为“中国近代铁路之父”的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茅以升
11、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发行的时期是( )
A. 建国初期 B. 抗美援朝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以后
12、下图是中央美术学院画家邓澍在1950年创作的宣传画《保卫和平》。对该宣传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人民群众积极参加解放战争
B.人民群众加人农业合作社
C.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土地改革
D.创作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
13、1919年,在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系统的介绍的是
A.李大钊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14、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日本230万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本39万多人。材料反映抗日战争
A. 发生的背景
B. 胜利的原因
C. 发挥的作用
D. 产生的后果
15、1900—1949年间,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不可能看到的
A. 八国联军的罪行
B. 人民解放军武力解放北京
C. 市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D. 二十九路军奋勇抵抗日寇
16、日军占领南京期间,德国人约翰•拉贝于日记中记载:“军队在进城后抢劫掠夺达数周之久……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惨遭杀害。整个城市约有三分之一被日本人纵火焚毁……”这段记载说明( )
A.拉贝帮助过南京市民
B.日军凶恶残暴的本质
C.日本不承认侵华战争
D.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
17、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武昌
B.天津
C.南京
D.南昌
18、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其中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查理一世解散议会
B.波士顿倾茶事件
C.三级会议的召开
D.来克星顿的枪声
19、下面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B.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D.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20、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在历史学科中常见的构成要素。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将英美等国商贩缴出的鸦片销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__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____的终结。
22、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_____)经济特区,该特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3、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24、_______年,太平天国开始进行西征和北伐,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了全盛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25、1955年在______________的万隆召开,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_____会议。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团结与合作。
26、1957年建成的 ______,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连接了长江两岸。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7、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28、鸦片战争后,魏源根据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编成了《______》一书。该书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______”的思想。
29、文革期间最大的冤案“_________________”,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民主法治遭到践踏。
30、结合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_________
(2)以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西藏方面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人民政府谈判
(3)意义: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1、洋务运动兴起于何时?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有何进步的历史意义?
32、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带给你哪些启示?
33、简答
(1)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始于什么条约?
(2)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4)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侵华的两大特点是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体现了“资本输出”的这一特点?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1)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哪一条约?该条约不同于以往条约的新内容是什么?
(2)“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整体性影响是什么?
(3)“甲午战败”导致的“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