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秋收起义 ②八七会议 ③三湾改编 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2、侵占了我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是 (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3、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事件是:
①鸦片战争 ②辛亥革命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解放战争结束后,新中国的成立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④
4、截止2019年8月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约164万平方公里,下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13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62个县、6个自治县。这表明我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高度自治制度
5、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个“八字方针”针对的是( )
A.三大改造后期的缺点
B.“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C.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
D.“两个凡是”的束缚
6、许多歌曲的创作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是创作于 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句歌词。据此判断它反映的史实是( )
A.抗日战争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
7、帝国主义的炮火惊醍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9、1926年北伐战争中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
A.蒋介石
B.叶挺
C.冯玉祥
D.毛泽东
10、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完成了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
C.推进西部大开发
D.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
11、我国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利益,2012年9月,我国交接入列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它是
A.山东舰
B.青岛舰
C.辽宁舰
D.中华神盾舰
12、下列哪项不属于周恩来的活动
A. 领导南昌起义 B. 解决西安事变 C. 黄埔军校 D. 平型关大捷
13、“文革”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14、袁世凯将民主共和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标志是( )
A.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C.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D.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15、魏源认为,要抵御外敌,必须要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长处。魏源的这种“师夷长技”思想对洋务派和维新派产生了积极影响,甚至还启发了日本的维新变革。请问,介绍魏源“师夷长技”思想的著作是( )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资政新篇》
D.《新青年》
16、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与上述评价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7、某同学在期末复习时在笔记本上整理出了如下内容,他复习的主题是
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D.海峡两岸的交往
18、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是指( )
①反对迷信和盲从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反对军阀独裁 ④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9、建国之初,美国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在外交上孤立中国。1972年,开启融冰之旅,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基辛格
B.安倍晋三
C.田中角荣
D.尼克松
20、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镜头一:商人身着中山装到北京洽谈生意
B. 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 镜头三:商人正在读《申报》,了解新闻
D. 镜头四:商人和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朋友合影留念
21、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22、在下图中填:
A.苏州
B.重庆
回答:图中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与以往条约相比有什么变化?
23、1894年,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_______。1895年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考试的举人上书_______,请求变法。
24、填充表格
战争 | 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北京条约》 |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辛丑条约》 |
|
25、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
26、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________”;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7、“南美解放者”------
28、观察如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固有领土:曾母暗沙
B.2012年海南省新设的地级市:三沙市
29、洋务运动中,后期以“____”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30、“ ”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1、说说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性质。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如何?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2、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 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变法维新运动,支持变法的皇帝是谁?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口号。
33、写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代表三位。
34、国共关系的演变影响着近代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死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赴国难,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 如图: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较量
图一 战略大决战 图二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如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中国共产党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哪一革命统一战线?这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写出材料三图一A处战役的名称。B处战役中,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做出了什么贡献?C处战役有何意义?图二的历史意义?
(4)从国共关系对近代中国革命的影响中你得到什么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