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2、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3、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4、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5、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7、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8、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9、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10、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
A.BaCl2
B.NaOH
C.CuO
D.Zn
11、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12、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1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14、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16、“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7、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8、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9、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20、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2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22、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23、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2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25、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26、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27、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生成_____的反应。
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_____。
中和反应_____是复分解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_____为中和反应
28、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
营养成分表 | |
项目 | 每100克 |
能量 | 1 966千焦 |
蛋白质 | 7.5克 |
脂肪 | 21.8克 |
碳水化合物 | 60.7克 |
钠 | 2 530毫克 |
(1)表中“钠”是指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方便面中含的营养素有________种。
(3)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可以是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___(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
(4)若小明用天然气煮方便面,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漏勺捞煮好的方便面,这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原理相似。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克。假设小明某天吃了100克该方便面,相当于吃了食盐________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9、若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红热的铜网,将会依次除去空气中的______ 、 ______、_______,最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30、目前“OFO”等品牌的共享单车成为城市新一轮热门话题。共享单车不仅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更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下图是一款共享单车示意图:
(1)所标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请用微粒的基本性质解释给自行车打气,空气能被压入车胎内的原因_____。
(3)下列空气成分与钢铁生锈有关的物质是_____。
A 水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写出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提倡低碳出行理念,的“低碳”是指_____。
31、根据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市场目前所售“雪碧”汽水的包装,主要有甲、乙、丙三图所示:(甲:易拉罐;乙:玻璃瓶;丙:聚酯塑料瓶)。
资料二:柠檬酸为白色固体,化学性质稳定。
⑴ 三种包装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填序号)________,过多饮用“雪碧”将使人肥胖,根据丁图所示的配料中,其中主要提供能量物质的是________;
⑵ 若取少量汽水加入试管中,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显________色,而后将该溶液加热,溶液颜色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⑶ 保存方法中“禁止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2、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请回答:
(1)西汉《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指的是硫酸铜溶液,这句话中化学反应的产物名称是铜和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原子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g>S>O):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中有没有发生氧化反应?_____(填“有”或“没有”)
33、“下图”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 ||||||
|
|
|
|
|
| |
|
|
|
|
|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元素周期表中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
(3)由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4、判断下列大小或强弱关系,并用“>”“<”或“=”填空。
(1)熔点:铁______不锈钢;
(2)分子大小:冰______水;
(3)质子数:氧原子______氧离子;
(4)pH:2%的硫酸溶液______10%的硫酸钠溶液。
3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t1℃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36、金属与生活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合金是人类应用最早的金属材料.如青铜、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其相似).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有更多优良性能,如抗腐蚀性好、硬度大等.
材料二:锂是银白色固体、质软、自然界密度最小的金属,跟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锂.在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材料三: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他与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1)用黄铜片在纯铜片上刻画_____(填“会”或“不会”)留下痕迹.一块由黄铜冒充的黄金,检验其真伪可用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锂的物理性质有_____;金属锂与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_____.
(3)将一定量的铜和锌同时投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由此,能否判断金属活动性:Zn>Cu>Ag,说明理由_________
37、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学习,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同学们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同学们在制取CO2实验时,选择发生装置_____(填装置序号)可随时添加液体,用排空气法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将______的木条放在瓶口。
(4)①如图1是同学们设计的甲、乙、丙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请回答:甲装置中,向a中加入一定量水后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______,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水,向锥形瓶加入分液漏斗中的浓硫酸,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明显胀大,加入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最好是______。
②如图2装置丁是同学们利用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请回答:气体应从____(填“b”或“c”)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________。
38、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填“a”、“b”或“c”)。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9、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图),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图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10%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双氧水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_______
(4)“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以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40、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
(3)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什么? 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