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的人口总数排在谁的后面以及印度的软件仅次于 ( )
A.俄罗斯、日本
B.中国、美国
C.中国、日本
D.美国、中国
2、同学们在观看世界体育节目时经常可以看见黑人体育明星,他们的国籍多在美洲国家,但他们的祖先都是
A. 南美洲人 B. 大洋洲人 C. 欧洲人 D.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3、对南亚的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
A. 东北季风 B. 东南季风 C. 西北季风 D. 西南季风
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说明错误的是( )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洲
C.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5、加尔各答成为麻纺织工业中心的条件是( )
A. 位于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B. 接近黄麻产地
C. 气候湿润、土壤肥沃 D. 地处新兴工业区,技术水平高
6、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其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
A. 东部 B. 南部 C. 中部 D. 东部和南部
7、下列不属于临海国的是
A.中国 B.朝鲜 C.韩国 D.蒙古
8、我国云南省的小明为结交外国朋友,特意制作了一张精美的个人资料卡片,装进一只漂流瓶中,然后丢进了澜沧江,漂流瓶可顺流到( )
A. 伊洛瓦底江 B. 红河 C. 湄南河 D. 湄公河
9、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A.高原山地为主 B.平原为主 C.高原为主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0、有关“世界办公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世界办公室是指美国 B. 世界办公室是说这个国家办公条件世界一流
C. 是指国民大多数从事室内工作 D. 是指这个国家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很多
11、人种、语言、文化、宗教相似的地区是( )
A. 北非与南非 B. 北非与西亚 C. 南亚与西亚 D. 东南亚与南亚
12、日本最大的岛是( )
A.九州岛
B.四国岛
C.本州岛
D.北海道岛
13、中东石油输出路线中,必经的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
B.英吉利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4、亚洲第一长河是( )
A.湄公河 B.长江 C.锡尔河 D.叶尼塞河
15、下列岛屿中位于非洲的是:
A.马达加斯加岛
B.格陵兰岛
C.大不列颠岛
D.台湾岛
16、“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与下列哪项自然条件有关( )
A.多降水 B.气候严寒 C.气候温暖湿润 D.气候干旱、炎热
17、下图为中国南极科考队在中心站蔬菜无土栽培温室里采摘疏菜。中山站种菜需要克服哪些南极气候条件的影响()
①酷寒②烈风
③洪涝④沙尘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如图中关于巴西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甘蔗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B.主要位于热带和北半球
C.铁矿资源丰富
D.北部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19、下列大洲中,同时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 南美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北美洲
20、“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名肴属于焉列哪个菜系( )
A. 江苏菜系 B. 粤菜菜系 C. 川菜菜系 D. 鲁菜菜系
21、按照地理方位,可以把亚洲分为东亚、________亚、________亚,中亚、________亚、北亚。
22、(题文)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大部分河流的流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状水系。
23、印度是位于亚洲________部的国家.印度大部分地区处 ________带和亚热带,以 ________季风气候为主. ________和 ________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24、目前,国家在长江沿江地带的上海市大力进行_____新区建设,该区的经济以_______型经济为主要发展目标。
25、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叫_________,建于_________年,在南极洲的_________岛。
27、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 ,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
28、东南亚领土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29、下列旅游名胜属于西欧国家的是
30、把与下面的河湖所对应的世界之最代表字母填写在横线中:
A、世界第一大河
B、世界第一长河
C、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D、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E、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多瑙河________;尼罗河________;亚马孙河________;里海________;贝加尔湖________
3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初中地理初步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所以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运用综合思维学习区域地理不需要死记硬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并且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我们看到沙漠,就可以判断出该地降水稀少。
材料二: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
材料三:骆驼是中东地区常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
材料四:中东很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是平的,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
材料五:茅草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典型的传统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
(1)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描述的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分析材料三描述的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分析材料四描述的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分析材料五描述的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2、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为_________,中部有全国陆地地表最低处____________湖。
(2)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不均、大多数分布在________地区,城市B为_________,市内有世界著名建筑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大陆东北侧珊瑚海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群C_____________。
(4)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
(5)如果你到澳大利亚经营牧场,你会选择在___________处(①或②),理由是__________。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A 河流:E
山脉:G 首都:F
(2)写出图中①②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名称:
① ②
( 3)印度利用人力资源丰富、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早等优势迅速发展了 产业。
34、《非洲三万里》是作家毕淑敏乘坐蒸汽机车“非洲之傲”从南非的开普敦一直走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后写下的旅行心得。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开普敦属于____________气候
(2)作者乘坐“非洲之做”,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有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 B.草原上悠闲漫步的长颈鹿
C.一望无际的沙漠 D.高原上飞快奔跑的藏羚羊
(3)“非洲之傲”铁路线穿过地区大多数居民属于___________人种。书中有一段毕淑敏和导游的对话:
毕老师:“面对千季刚刚过去雨季尚未来临的干瘪草原,实在难以想象它是如何养活庞大的动物群的。”
导游:“你想的很有道理,但请不要忘了,动物是活的,它们会迁徙。”
(4)结合“坦桑尼亚多多马的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毕老师此时旅行的月份可能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5)书中提到“尼罗河虽然是非洲第一长河,却不是流量最大的河,刚果河才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请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刚果河流量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中写到“当地人把非洲比作一只长长的象牙,它的尖端(南非)一点儿都不穷,真正穷苦的地方多集中在非洲中部。南非经济发达的原因有___________(双项选择)
A.地理位置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产业结构单一 D.热带作物丰富
35、请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3月2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海南三亚国际会议中心主持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同与会五国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由此,这六国被称为“澜湄国家”。
(1)东南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_____群岛。
(2)图中E海峡的名称是________海峡,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它沟通了C_______洋和印度洋。
(3)“澜”“湄”是一条河流不同段的名称,“澜”是指这条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之为澜沧江,“湄”是指中南半岛上的____河,它先后流经六个国家,最终流入太平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