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洲气候分布最广的是 (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2、下列地理事物,与西北地区无关的是
A.锡林郭勒草原 B.“北大荒”
C.绿洲农业 D.坎儿井
3、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
A. 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高原山地气候 D.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4、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
A.冬小麦
B.大豆
C.棉花
D.甘蔗
5、下列地图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A. 亚洲地图 B. 中国交通图 C. 江苏地图 D. 东台市地图
6、欧洲西部适宜牧草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地处高原
C. 日照时间长 D. 气候温凉
7、太阳直射现象是以下哪个温度带特有的现象 (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8、下列有关我们家乡德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位于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 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9、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B.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10、下列城市中,属于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的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乌鲁木齐 D. 武汉
11、下列地理区域中,抚顺属于哪个区域(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拍摄的 6 个省级行政区中,分别是海南、陕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江西,上海,位于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和最西端的分别是( )
A.陕西、上海 B.黑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黑龙江、陕西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
1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洗涤剂洗碗
B.经常用一次性消费品
C.用淘米水浇花
D.给朋友大量寄送贺卡
14、划分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主要依据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历史
15、下列哪一个不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 )
A. 伊比利亚半岛 B. 亚平宁半岛 C. 巴尔干半岛 D.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16、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9月
17、读“竖版世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①地出发一直向北行走可到达②地
B.从③地沿纬线向北再向东可到达④地
C.③和⑤两地经度相同,南北纬度相反
D.M地处南太平洋的北部、南美洲东部
【2】图中最早看到日出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关于首都北京叙述正确的是( )
A.八达岭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都位于此
B.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C.为了城市发展,北京应全部拆除老建筑
D.北京为了缓解交通拥挤,应禁止外地车辆进京
19、家住哈尔滨的小明寒假到一个地方探亲,到了那里,他看到了大街边是满眼的绿色植物,你认为这个地方应该位于我国的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0、滨洲线、缤绥线、哈大线相交于 ( )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大庆
21、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
22、东北平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哪三大平原)
2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基本模式是_______,至20世纪末,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_______基地之一。
24、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______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25、北京从________ (朝代)开始建都,距今已有800多年建都史.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________
26、台湾经济本来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20世纪60年代后,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的经济。
27、青藏地区重要的农业区是 谷地和 谷地。
28、亚洲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河流流向呈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9、秦岭﹣淮河以北的农田多为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农田多为________, 以种植_______、________为主。
30、我国最大的林区是____林区,我国最大的牧区是____牧区。
3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
(2)乙区域风能密度约为______瓦/平方千米,甲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受______季风的影响。
(3)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分析其原因。
(4)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32、(研学之旅)暑假期间,某中学学生沿着青甘大环线开展了研学活动,沿途欣赏到许多美丽景观。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一位同学记录的片段,请补充完整。
旅程 | 研学记录 |
行前准备 | 考虑到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的特殊性,要提前准备① 、② 等物品。 |
第一站 | 从青海省的省会③ (城市)出发,到达我国最大的湖泊④ 湖。 |
第二站 | 行驶中发现该区域牛羊很多,看到了被称为“高原之舟”的⑤ ,沿途经过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⑥ ,到达敦煌莫高窟。 |
第三站 | 继续前进,到达中国万里长城西起点嘉峪关,沿着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⑦ 山脉,最后回到青海省的省会。 |
(2)图中所示山脉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3)同学们在第1站记录的中午气温为18℃,在第3站记录的中午气温为32℃,请解释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4)同学们在第3站品尝到了当地香甜多汁的瓜果,请分析该该区域瓜果香甜的原因。
(5)图中所示的青海省建立了一个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一点即可)保护措施有 (一点即可)
33、读我国南部沿海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口两侧分布着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甲、乙)。其中,甲为_______特别行政区。
(2)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图中阴影部分)与甲、乙两特别行政区形成“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后厂”是指_________地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_________和下海。澳门的经济支柱是_________旅游业。
(3)图中数字③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______铁路。
(4)下列关于港澳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自然资源丰富
B.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C.澳门重工业发达,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D.香港与广东的新型合作模式中,香港的主要优势是制造业
(5)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该跨海大桥所跨的“海”是指_____海,关于港珠澳大桥重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加强港珠澳三地的经济联系 B.便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向港澳转移
C.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文化交流 D.缩短港珠澳三地的通行时间
34、下面三幅图分别代表我国甲、乙、丙三个地区,读图完成有关问题。
(1)三个地区中主要位于湿润区的是______,被称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的是______。(填代号)
(2)甲图中铁路①是________线、乙图中铁路②是________线。
(3)三个地区中农作物能一年两熟的是_____,提供商品粮最多的是_____。(填代号)
(4)三个地区中能源供应最紧张的是______,随着西气东输工程将______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的输入,其能源紧张的局面得以有效缓解。(填代号)
35、读重庆市政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河流名称:①____②______
(2)图示为鱼洞的是(______)
A.a B.b C.c D.d
(3)据图写出d点的经纬度位置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