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 台湾 B. 西藏 C. 东北 D. 新疆
2、2018年12月3日,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筹备委员会通告,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制度
A.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C. 新疆成为第一个民族自治区
D. 和特别行政区权力等同
3、“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出自于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4、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中,有三部统称为“明代三大奇书”,另一部创作于清朝的作品是
A. 《三国志通俗演义》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水游传》
5、下图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是( )
A.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 B.学习汉文化,创立西夏文字
C.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 D.领导农民起义,推翻明朝
6、唐朝擅长人物故事画,通过《步辇图》记述松赞干布向唐朝请求和亲历史的画家是( )
A.阎立本
B.颜真卿
C.欧阳询
D.吴道子
7、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中,成就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 汤显祖、辛弃疾 B. 颜真卿、阎立本
C. 罗贯中、施耐庵 D. 吴道子、李 白
8、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A.杜甫―《本草纲目》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宋应星―《农政全书》
D.罗贯中―《水浒传》
9、“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
10、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
A. 隋朝短命而亡 B. 唐诗繁盛辉煌 C. 市民文化兴起 D. 科学技术发展
11、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被后人誉为“诗圣”的人是
A.李白 B.王维 C.白居易 D.杜甫
12、隋炀帝曾经派人三次赴流求,“流求”是今天的
A. 西藏
B. 台湾
C. 海南
D. 朝鲜
13、《明太祖实录》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并不许立”的应该是
A.三司
B.丞相
C.六部
D.厂卫
14、它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指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水浒传》
D.《农政全书》
15、宋代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这说明当时( )
A.重文轻武 B.重武轻文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
16、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达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唐代僧人是
A. 玄奘 B. 鉴真 C. 白居易 D. 戒贤
17、原产于南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胡萝卜
C.玉米
D.葡萄
18、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于( )
A.唐朝 B.南朝 C.南宋 D.西汉
19、一位同学在电脑上搜索以下几个关键词:“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训练新式军队”、“废除八股文”,你觉得他要查找的资料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9 年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6组)中的一枚金币,纪念的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组织家和勇士。下列关于这一杰出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统一了蒙古草原 B.其本名叫铁木真 C.建立了蒙古政权 D.率元军攻灭南宋
21、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和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
22、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______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23、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的特务机构是________ 。
24、清朝在台湾的统治: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_________,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5、元朝末期爆发农民起义 ______领导的队伍逐渐强大,于1368年建立明朝。明朝末年,政治腐败 _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于1644年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26、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________,宋朝被动挨打,损失惨重。________虽然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
27、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28、1616年,_______称汗,建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1635年,_______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并在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
29、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明成祖成立__________,监视并镇压官民,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提示写出书籍名称。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________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________
(3)明朝时期昆剧的代表作是:_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32、为中外友好交往或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不远万里,六次东渡日本________
(2)西游天竺,求取真经________
(3)隋唐最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
(4)史学两司马指的________、________
(5)宋朝豪放派词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
33、综合探究: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后期,承载着由古及今的厚重历史,要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离不开对明清史的研读。我市某学校七年级(1)班学生进行明清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政治篇)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 1说明明太祖在中央是怎样进行改制的?图 2 军机处是清朝哪位君主设立的?
(外交篇)
材料二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据材料二,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一政策的理解。
(文化篇)
材料四 (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4)据材料四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5)通过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