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1840年
B.1842年
C.1856年
D.1860年
2、抗日救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强的民族呼声。下列作品反映了这一时代呼声的有
①《狂人日记》 ②《黄河大合唱》 ③《义勇军进行曲》 ④《愚公移山》 ⑤《定军山》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曾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在近代遭到列强的侵略与掠夺。英国对印度的掠夺主要凭借的是 ( )
A. 英国的军队 B. 远航公司 C. 东印度公司 D. 商人
4、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标语有
A.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B. 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5、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 ,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⑤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⑥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
6、近代中国被迫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下图中通商口岸依据开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④②
7、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方面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5G技术等引领世界潮流。这些成果主要反映的新发展理念是( )
A.协调
B.绿色
C.创新
D.共享
8、被道光帝派往广东同英军谈判的是( )
A.李鸿章
B.石达开
C.陈玉成
D.琦善
9、近代社会,社会生活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见面实行跪拜礼
B.互相称呼“老爷”、“大人”
C.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D.女子缠足成风尚
10、中国的版图在某一事件之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与“惨痛历史”相关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近代某条约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该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尼布楚条约》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实行公私合营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13、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C. 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14、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孙中山号召维护共和制度 D.工人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15、“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材料中的“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
A.《天津条约》的赔款 B.《北京条约》的赔款
C.《南京条约》的赔款 D.《瑷珲条约》的赔款
16、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17、鸦片战争后,美、法以利益均沾为由,乘机要求取得英国在战争后所得到的全部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
A.《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
C.《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D.《虎门条约》和《黄埔条约》
18、下列人物牺牲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是( )
A.邓世昌
B.梁启超
C.左权
D.陈独秀
19、事变爆发后,《纽约时报》在9月19日刊登报道称,中日两国军队在奉天(沈阳)附近发生军事冲突,战斗持续了一整晚并在凌晨关东军占领奉天时达到高潮。该事变为(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D.西安事变
20、如图是某校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是( )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21、请你给材料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2、口号:________。
23、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全部条件,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
24、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25、1927年,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了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_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6、《辛丑条约》 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数目最庞大、________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7、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知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_。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 文字。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
28、甲午战争后,签订了__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________。
29、《新青年》和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0、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铁人”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
31、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1978年开始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首先在哪一地区实行的?
(3)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4)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被恢复名誉的中共中央党员是谁?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早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6)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分别写出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从我做起,请谈谈作为青年人应如何实现中国梦。
32、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党的发展历程。
(1)中国共产党何时诞生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中共”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哪三次重要的会议?
(3)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三大战争?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材料中的口号出自哪次运动? 发生在哪一年?
(2)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最能体现这次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4)从这两则材料你看到中国人民的哪些精神?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了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布全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盛典?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齐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三 ,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