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飞抗金得到人民的尊敬,其主要原因是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岳飞被秦桧陷害
C.抗金符合,“大人民的利益 D.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2、乾隆嘉庆时期,在政府引导下,知识分子一般不过问社会现实,大多埋头于古籍,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种局面的出现,反映出清朝( )
A.重视保护古籍
B.加强思想专制
C.推行八股取士
D.提高儒家地位
3、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下列属于“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的是( )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4、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 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两宋历史的短暂 B.少数民族的崛起
C.民族政权的战争 D.民族政权的并立
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完颜阿骨打
B.忽必烈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
6、以下搭配正确的一项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夏——元昊 ③完颜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金——耶律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7、“粵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应是
A.虎门销烟
B.新中国成立
C.香港回归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8、“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诗人白居易对唐都长安布局的描写,诗中体现了( )
A.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B.市、坊规划井然有序
C.国际性大都会盛况
D.文学艺术的繁荣状况
9、“它”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它”是指
A.越剧 B.京剧 C.昆剧 D.川剧
10、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了统一 B.都仅存在三十多年,二世而亡
C.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11、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A.动荡与改革 B.繁荣与开放 C.分裂奔向统一 D.交往与冲突
12、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13、孙中山曾评价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平民政治”,而且优过“民主政治”,是“极端平等政治”。你认为科举制的哪一影响最能说明孙中山的观点?
A.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科举制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C.科举制打破了门第观念,选拔有才识的读书人
D.科举制是当时最先进的制度
14、这一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中“这一制度”是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5、《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某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现 D.娱乐场所瓦舍表演杂剧《西厢记》
16、唐太宗之所以被北方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 )
A. 强大的军事 B. 唐朝是世界的中心
C. 唐太宗本人具有“天可汗”的素质 D. 开明的民族政策
17、“张家港黄泗浦遗址”(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发现的唐代寺庙建筑基址,其布局与日本唐招提寺极为相似,这最有可能为下列哪一事件提供佐证
A.遣唐使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18、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9、“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20、清朝我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内阁和六部 B.设军机处 C.大兴“文字狱 D.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21、两宋时,原产于越南的 ______ 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 ______ 成为著名的瓷都。
22、宋朝为了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亲文的风气,实行________的政策。
23、读下列图片,将对应书籍名称的代码填入答题卡。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
24、科举考试的变化
(1)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___”。
(3)特点:内容空疏,形式________,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4)历史影响: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________”“________”,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25、繁华的都市生活
(1)北宋的开封、南宋时的____、元朝时的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____的场所,叫做“____”。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____”。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3)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____,最为重视。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杂剧形成于____。
26、_____帝时期,科举制正式创立;_____朝时期规定科举考试的科目必须来自“四书”“ 五经”。
27、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利加大,逐渐形成唐末________的局面。
28、"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29、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____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_____局面。
30、经济重心的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2)表现:“苏湖熟,天下足”;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32、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隋灭陈统一南北的时间——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3)宋代从越南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
(4)宋代出现的纸币——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33、中国古代隋唐至明清时期,社会持续发展,表现在方方面面,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盛世辉煌]
材料一 读下侧两幅帝王图片
唐太宗 唐玄宗
(1)两位帝王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经济繁荣]
材料二 读下侧两幅图片
交子 市舶司遗址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重心发生的变化。
[科技贡献]
材料三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3)根据材料三表格内容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这一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文化生活]
材料四 宋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观看戏剧演出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到了清代,戏剧艺术更为丰富多彩,其中最有影响的剧种是什么?
[人口问题]
材料五 清朝初年人口有4200多万。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150多年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七年级下册教材第99页
(5)依据材料五指出清朝前期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简要分析这一趋势带来的负面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