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公路建成于
A.改革开放时期
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3、中国共产党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一大”
4、“那是一个现在看起来相当久远的年代。有一天, 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 ……, 今天我们互联网上再现这场战争, 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你认为文中所说的战争发生的时间是
A.1937年7月 B.1945年6月 C.1950年10月 D.1979年2月
5、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一组是
A.新中国的成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中共十三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地位
C.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
D.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6、1993年一位台湾有识之士指出:“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这段话表明
A.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B.“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C.海峡两岸已经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世界经济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7、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 合作化人民公社改革开放
B. 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C. 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 合作化多快好省三大改造
8、小红同学为“艰苦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
A.雷锋──人民的好战士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铁人
D.张謇──状元实业家
9、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后果中不应包括( ▲ )
A. 抵制西方殖民活动 B. 妨碍中外文化交流
C. 停止对外贸易活动 D. 抵制商业资本发展
10、整顿经济秩序、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 )
A. .消灭地主阶级 B. 肃清反革命势力
C. 控制经济命脉 D. 巩固人民政权
11、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中国于2001年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
A. 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2、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14、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建成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些企业。这说明我国“一五计划”重点发展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商业
D. 农业
15、下图是小史同学收藏的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使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这些票证说明当时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是( )
A.私营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16、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思想;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又相继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形成的布局是( )
A.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D.引领世界潮流
17、近几年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遗物多次由中国空军专机运送回祖国,英烈们终于得以“荣归故里”。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是
A. 最可爱的人
B. 最亲爱的人
C. 钢铁卫士
D. 和平卫士
1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9、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会议,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团结合作(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 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一大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
21、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2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4、1976年10月,___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
26、载人航天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发明者___________杂交水稻发明者___________
27、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8、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9、__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0、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1、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成就的英文字母代号填人图中对应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武汉长江大桥所在地
(2)据图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特点。
3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思想)?
33、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4、 中、美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某班以“中美关系的发展”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美的对抗)
材料一: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报告中说:“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1)举一例说明材料一中中美较量的事件。
(中美的缓和)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毛泽东主席同他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举行了会谈,并于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确认双方准备在他们的相互美系中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材料二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 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这一原则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中美的羁绊)
材料三:中美关系路途崎岖,经常发生大小矛盾,但美国对台持续的军售,难免令中美近日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使两国关系进人新的艰困期。
——人民网《环球时报》
(3)据材料三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出现“艰困”局面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你认为美国怎样做才能有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中美关系的未来])
材料四: 2019 年3月28日,美国财长努钦、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抵达北京,参加第八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中美元首共识引领下,中美双方将为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人民日报客户端
(4)根据材料四,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应该构建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