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东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哪一个战略是目标战略布局?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 2、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1978年后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C.反对迷信,提倡科学

    D.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 3、“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伟大科学家。”材料中的“他”是

    A.邓稼先 B.屠呦呦 C.钱学森 D.袁隆平

  • 4、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 6、20世纪50年代,为处理好与周边缅甸、印度等国家之间的关系,我国提出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大国结盟政策

    C. 多边外交战略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7、《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指出:“……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黑洞……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中写下的最灿烂的一个乐章。”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朝鲜战争已经实现了美国的既定目标

    B.中美双方在朝鲜战争中损失惨重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中国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8、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江泽民   D. 胡耀邦

     

  • 9、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三十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广州

    C.汕头

    D.珠海

  • 10、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面有关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红楼梦》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B.晚年的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完成了小说《红楼梦》的创作

    C.清代的戏曲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原流行于杭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D.昆曲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后来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 11、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科学家与钟南山、李兰娟同属一个领域的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莫言

  • 12、2019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连战“和平之旅”②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③九二共识④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④③①②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 13、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一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 经济三角洲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 14、下列人员属于“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是

    ①钱学森  ②杨利伟  ③邓稼先  ④翟志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土地改革的成功使农民获得了真正的解放,他们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应向地主缴纳的大量地租。在这场改革中,全国分到了土地的农民有(       

    A.近一亿

    B.近二亿

    C.近三亿

    D.四亿多

  •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下列有关表述正确有

    ①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

    ②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③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1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列属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法律文件是(  )

    A. 《双十协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授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不包括(  )

    ①采取了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

    ②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成为各民族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恢复自由市场秩序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②④

  • 19、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A. B.

    C. D.

  • 20、“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里所说的“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 22、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 23、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 2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25、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_____”。

  • 26、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 27、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 28、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了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 29、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30、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1)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停止使用“________”的口号;

    (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 33、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国梦要继续走好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第一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是在哪次会议?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什么内容?

    (2)精神凝聚力量,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战时期的空前危难激发全民族的爱国力量,人民群众积极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3)力量汇集智慧,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党和国家确立了什么基本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这一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什么精神?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

    ——《中美关系史1949-1972》

    材料二  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1958年11月社论12月杜勒斯在加州商会的演说

    材料三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讲话

    材料四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的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高级代表前来北京......”

    ——1972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材料五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称:“与中国合作是促进我们利益的最好办法。”但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在经济上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两国摩擦不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美国对华基本政策。出现这一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我”采取了哪一主动行动?根据材料四,指出中美两国存在“异议”是什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基本态势。并请你为如何发展中美未来关系建言献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