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抚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人物与突出贡献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袁隆平一籼型杂交水稻

    B.邓稼先一两弹一星

    C.屠呦呦一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D.王进喜一大庆油田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12月,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  )的成员。

    A. 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欧洲联盟

  • 3、下列史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②抗美援朝--人民政权巩固

    ③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大跃进运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4、下列历史事件中,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斗争的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 5、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这一潮流促成了

    A. “九二共识”

    B. “汪辜会谈”

    C.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D. “一国两制”的提出

  • 6、2020年初的武汉疫情,各地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志愿者奔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线保卫人民健康安全。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一位战士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他是

    A.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董存瑞

  • 7、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下图是这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所得出的结论,其影响是( )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C.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D.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8、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苦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三大改造

    D. 第一个五年计划

  • 9、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A. 素质教育

    B. 九年义务教育

    C. 职业教育

    D. 高等教育

  • 10、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采用公元纪年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 11、“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其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地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A.“大跃进”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2、“它尖锐地指出,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

    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 13、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四个全面”是指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全面从严治党

    B. 全面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 14、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邓稼先 B.屠呦呦 C.杨利伟 D.袁隆平

  • 15、下图反映B点到C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大跃进”.人民公社破坏经济的发展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 16、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 制定社会主义宪法 B.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C. 实现祖国统一 D. 创建新中国

  • 17、有人这样评价1955年亚非会议:“他利用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材料中的“他”和“外交机敏”分别指的是( )

    A.周恩来求同存异 B.邓小平一国两制

    C.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江泽民八项主张

  • 18、阅读下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19、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水利

    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 20、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B.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方式、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原则和三个阶段: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4)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

  • 22、 _______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23、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5、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6、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

  • 27、“凡是____________,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_____________,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_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满。

  • 28、   材料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  ②大炼钢铁  ③特区  ④两个凡是  ⑤一带一路  ⑥原子弹  ⑦西部大开发;⑧公私合营。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

  • 29、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 30、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 32、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四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两例即可.)

  • 3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请列举出在1956——1966年我国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所说:“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从1980年起,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经验。

    (1)截至|前,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来的?

    材料二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

    (3)材料三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从这一“伟大飞跃”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