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2、1980年,中央设置经济特区。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3、1954年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是在?
A.全国一届人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1956年中共八大
D.1982年十二大
4、以下3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实行土地改革
C. 实行三大改造
D. 实行农业合作化
5、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
A. 贺龙被迫害含冤去世 B. 陈毅被迫害含冤去世
C. 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D. 刘少奇被诬陷开除出党、含冤去世
6、建国初期,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的是( )
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7、“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疯狂迫害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但不起任何作用。材料所反映的最准确信息是
①经济文化发展停滞
②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③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④人权遭到严重践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慷慨奉献,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
A.“威武之师”
B.“钢铁长城”
C.“和平卫士”
D.“最可爱的人”
9、1950年土地改革后,我国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10、《辉煌中国》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我们的逐梦之旅。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必须
①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②搞好“五位一体”建设
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④国家梦、民族梦只有顺应个人梦,才能共同铸造“中国梦”
⑤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⑥推进“四个全面”
A.①③④⑥
B.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⑥
11、“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作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周恩来
12、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桥”是指
A.武汉长江大桥
B.赵州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珠港澳大桥
13、尼克松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中美正式建交是( )
A.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年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D.1979年
14、下图中,安徽凤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有了土地
B. 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共同富裕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力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5、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16、我们能够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应付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不断追寻中国梦,从根本上依靠
A. 伟大梦想和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五大发展理念
D.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17、“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一首激荡人心的电影插曲(我的祖国》,它是志愿军战士克服缺粮、缺水、缺氧的严重困难,坚持坑道作战时唱的歌,其背景是下列哪次战役
A.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上甘岭战役
18、下面是某同学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选定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习近平主席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勇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下面关于人民海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B.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C.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科学试验任务
D.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3、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 。
(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25、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26、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_____________年开始执行的。
27、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8、“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29、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30、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31、谈一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32、问答题
(1)什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3)请你列举出我国建立的5个自治区。
(4)请你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33、照片、地图、示意图是了解历史的好途径。看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站在中间拿着文稿正讲话的是谁?
(2)图二,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3)看图三找出一五计划期间,我们辽宁省取得的成就。
(4)看图四举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取得的“两弹一星”科技成就。
34、我校八年级班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为主题开展了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并回答。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业总产值 | 461 | 510 | 535 | 575 | 610 |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1956年我国农业的发展概况。分析出现这种概况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年份 | 公有制经济 | 非公有制 经济(%) | |
国有经济(%) | 集体经济(%) | ||
1978 | 56.2 | 42.9 | 0.9 |
1997 | 41.9 | 33.9 | 24.2 |
2005 | 31.0 | 8.0 | 61.0 |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领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写出如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名称:A,B.分析说明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特点并加以说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