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不断改名字容易让人记住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中国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2、1950年所谓的“联合国军”是以哪国为主的 ( )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式体制”,也就是要建立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经济特区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材料中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于( )
A.1947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5、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省成立经济特区30年之际,中央宣布将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我国走出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
A.设立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建国初期中共为解决民族问题确立了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科教兴国战略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中国海军史(晚清民国卷)》讲述了中国海军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发展情况。下列内容反映了晚清中国海军状况的是
①台州九捷—戚家军抗倭
②买舰与造舰—精练北洋海军
③海上对决—黄海海战
④孤岛悲歌—威海卫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共同繁荣的政策
D. 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制度
9、“古都兵变动无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这首诗是为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作(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0、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中①点到②点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开展了“一五计划” B. 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土地改革 D. 调整国民经济
11、香港、澳门的回归,其主要意义有( )
①中国人民洗涮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④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⑤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可能创作于
A. 土地改革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A.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
B. 达成“九二共识”后
C.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
D. “汪辜会谈”后
14、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些赞语,你会想到的人物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焦裕禄
D.王进喜
15、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6、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7、如图是2014年在中国举办的一个经济合作官方论坛的会标图案。这一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18、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生于1949年,取名叫建国 B. 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 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 D. 生于1964年,取名叫文革
19、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C.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D.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0、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B.义和团在廊坊一带抗击八国联军
C.慈禧太后下令剿杀义和团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1、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2、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3、根据下列会议主要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会议。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________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________
(3)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确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4、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25、1971年9月,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1976年9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________________”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6、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7、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8、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
29、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0、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31、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2、
《新华日报》记者以素描手法,记叙了举国狂欢的那一刻:“京沪路龙头房内外的机车汽笛齐鸣,以表示庆贺与传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停泊在长江江面上的轮船也一齐唱和起来,清脆的汽笛声持续达20分钟之久。”这位记者记叙的重大历史事件。
(1)这位记者记叙的大事是什么?
(2)这件大事的意义是什么?
(3)祖国大陆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33、请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
34、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经济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一五计划;⑦全面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材料二 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材料三:1979-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
(3)结合材料三,归纳出一条对外开放的作用。
(4)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人物是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