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门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最有可能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发展才是硬道理》《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C. 《必须坚持多快姓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

  • 2、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是(   )

    A.屠呦呦 B.钱学森 C.王淦昌 D.袁隆平

  • 3、作家莫言的小说《蛙》中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土地,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1958年“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提高

    D.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了生产

  • 4、暑期就要到了,张明一家准备去上海旅游,妈妈说坐火车去比较好,动车到上海也不慢;小明说还是坐飞机,那样更快;爸爸说还是开车去,走高速也很快,而且在上海还可以更自由地游览。这反映出今天的中国

    A.人们更喜欢到大城市旅游 B.家庭分歧比较严重,影响生活

    C.应该加强对交通的管理 D.交通出行方式多种多样

  • 5、依据下列表格中的粮食产量变化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代

    1951年比1949年

    1952年比1949年

    粮食产量

    增加了27%

    增加了40%

     

     

    A.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农业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 “一五计划”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 6、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时,你能联想到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科学发展观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行“一国两制”方针

    C.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D.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国歌还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警示国人要(     

    A.不忘仇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不畏艰险

  • 9、2017年6月,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显示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下列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火箭军的建立

    ②歼-5型歼击机的仿制成功

    ③”辽宁舰”交接入列

    ④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③①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 11、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飞蛾扑火   B. 狗拿耗子

    C. 唇亡齿寒   D. 黄鼠狼给鸡拜年

  • 1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共同纲领》 B.《临时约法》

    C.《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3、《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政权问题

    B.男女平等问题

    C.土地问题

    D.社会财富分配问题

  •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5、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16、下图是题为《抖擞》的漫画,这表明香港回归

    A.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洗雪了被割占的百年国耻

    C.实现了长期的繁荣和稳定

    D.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进程

  • 17、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

    C.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18、建国后,中国人民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威胁,不畏艰难,独立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并在1964年爆炸成功,下列几项属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的是:①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②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④可以在战争中首先使用核武器(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9、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

    D.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

  • 20、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帮他完成相关内容

    时间:1951年

    事件: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A. 抗美援朝

    B. 解放重庆

    C. 西藏和平解放

    D. 解放新疆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使中国在各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____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3)我国加快构建________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_____国际化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 2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23、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 24、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25、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 26、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2)舍身堵抢眼的志愿军英雄: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5)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6)中国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 27、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012年,________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2013年,他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起来称为“________”。

    (3)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29、(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 30、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周恩来在年少求学时即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经过新中国七十的艰苦奋斗,到今天“中华之崛起”已经不再是一个预测性的话题,而是一个被热议的现象。

    假如你参与以下几个分话题的讨论,请写出你最想说的话:

    (1)话题一:中国崛起了吗?(写出你的判断并写明理由)

    (2)话题二:中国模式的示范意义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上不少国家研究和借鉴的对象。请你总结中国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或者经验是什么?

    (3)话题三:中国崛起的挑战你认为,在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还面临哪些挑战?

  • 32、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

    (1)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立了什么样的目标?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什么道路?

    (3)什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你对“中国梦”有什么看法?

  • 33、   思想引领历史,先进的、进步的思想为历史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先进思想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哪一次会议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4)你是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中央中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实行土地改革是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要促进农民联合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体所有制,将进一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积极地作好准备。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摘编自萧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的法令,并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

    (2)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事件带来的后果。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并评价农业生产承包制。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