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③要靠“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来实现 ④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人们从接触粮票、布票到股票,这一变化背后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C.从政企不分到实行公司制 D.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3、下列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B.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C.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D. 工人下岗现象说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失败
4、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中A点到B点出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 “大跃进”扩展到经济领域
D. “八字方针”的提出
5、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雷锋
6、1968年,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的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北京条约》——中国已经从封建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8、有学者以1992年为界,把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可以作为这一历史分期依据的是1992年我国
A.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
9、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变化
10、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欢声雷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其中“28响”的寓意是( )
A.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艰苦斗争的28年
B.没有什么寓意
C.代表国民党在中国28年的反动统治被摧毁
D.因为28这个数字比较吉祥
11、时间轴是我们理解历史线索的重要工具。以下时间轴上,表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逐渐变为现实。“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人民幸福 ③科技强军 ④民族振兴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B.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C.《义勇军进行曲》是新中国的代国歌
D.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①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②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③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④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有人用《增广贤文》中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所谓“插柳”是指:
A.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16、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在青岛举行,是我国新时期的又一外交成就。我国上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 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 尼克松访华
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加入世贸组织
17、“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8、1956年新年伊始,北京市长彭真欣然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彭真市长基于怎样的史事判断北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 )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正确顺序
A.调整、巩固、提高、充实
B.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C.巩固、调整、充实、提高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0、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B.
C.
D.
21、______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______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2、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23、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24、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25、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26、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7、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28、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9、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在________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________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3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巨大成功,也有严重失误。但总体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站起来”的国家和人民的地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4)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2、请回答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
33、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改革先从①开始。1980年建立四个②,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③的改革。
(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⑤理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⑥;中共十五大,把⑦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第四部《⑧》。此后,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4)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1995年启动的“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住房;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5)依据示意图,综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外交成就年表
时间 | 重大外交成就 |
1949年 | 与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10个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
1953年 |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55年 | ① |
1956年—1962年 | 与埃及、柬埔寨、阿尔及利亚等亚非国家建交 |
1971年 | ② |
1972年 | 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
1972年 | 与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建交 |
1979年 | ③ |
2003年 | 中国赴刚果(金)利比亚维和 |
2014年 | 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2019年 | 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1)结合所学知识,请补充年表中①②③处的外交成就。并从年表中选出任意两项有关联的外交成就,说明其联系。
(2)根据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3)综上所述,你得到了关于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什么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