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济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抗美援朝战争

    B.土地改革运动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A.和平发展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共产主义道路

  • 3、广深港高铁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C919大型客机投入使用……这一系列的发展使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更上一个台阶。这些发展反映出

    A.改善交通是国家发展的中心 B.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C.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D.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交通的发展

  • 4、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王进喜

    D.袁隆平

  • 5、今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纪念(  )

    A.60 B.70 C.69 D.79

  • 6、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属于新形势下强军措施的有(     

    ①成立东、南、西、北和中部五大战区

    ②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

    ③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

    ④建立陆、海、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7、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指(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8、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9、《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A.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

    B.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C.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歌

    D.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

  • 10、春秋五霸之首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 11、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请你判断以下歌曲哪些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①《松花江上》

    ②《我的中国心》

    ③《黄河大合唱》

    ④《春天的故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雄赳赳,气昴昴,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年志愿军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入朝作战的,当时的志愿军总司令是

    A.彭德怀

    B.陈毅

    C.林彪

    D.陈赓

  • 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列属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法律文件是(  )

    A. 《双十协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4、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B.国防科技发展迅猛

    C.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15、台湾被割占到光复的历史昭示我们,两岸同胞休戚与共,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的兴衰紧密相连。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 ) 

    坚决反对台独,同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争取早日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积极推进两岸交流,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6、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其历史意义的是

    A.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 17、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我们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 18、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9、2013年4月2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海基会举办的纪念某一事件20周年茶会上指出,该事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历史新局面。“该事件”是

    A. 汪辜会谈   B. 海协会的成立   C. 海基会的成立   D. 八面主张的提出

  • 20、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的工作重心

    B.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取得巨大成就

    C. 顺应工作中心的转移而调整对台政策

    D.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外交关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 22、   材料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  ②大炼钢铁  ③特区  ④两个凡是  ⑤一带一路  ⑥原子弹  ⑦西部大开发;⑧公私合营。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

  • 23、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

  • 24、“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 26、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_____,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战略,建设中国同沿线各国经贸交流的大通道。

  • 27、“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 28、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开国大典

    (1)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3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推迟到5月21日在北京召开。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 32、综合探究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奋进中的中国人遭遇猝不及防的灾难大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战“疫”,展现了中华儿女风雨共担的情怀。复课后,某校开展了“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与祖国同行,做时代骄子”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下是活动设置的几个栏目及相关历史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对应问题。

    栏目一(英雄武汉——一桥飞架变通途)

    材料一: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它的建成通车,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指的是?

     

    栏目二(追忆英雄——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火让他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今天我们重忆历史,只为了纪念那群可爱的年轻人。

    ——百度网

     

    2)材料二中那群可爱的年轻人是谁?

     

    栏目三(民族脊梁——时代先锋)

    3)请你根据以下图文信息,把与栏目主题相符合的内容补充完整。

    栏目四 (硬核科技——感动中国)

    4)请你写出下表中颁奖词的人物。

    栏目五(说句心里话——我的中国心)

    材料三: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评价

    5)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能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的原因有哪些?

     

     

  • 33、请归纳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进行了不懈奋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战绩表(表一)

    战斗次数

    12.5万余次

    消灭日军人数

    52.7万多人

    消灭伪军人数

    118.7万多人

    (1)根据表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中的作用?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表二)

    项目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年份和增长率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一份档案表(表三)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粮食

    人均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2)表二中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表三中小岗村发生变化主要得益于哪项措施的推行?

    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该刊认为邓小平“给他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3)材料三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