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清远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中,哪项是我国首创的:( )

    A.原子弹 B.籼型杂交水稻 C.人造地球卫星 D.近程地地导弹

  • 2、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 B.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C.发生在7世纪中叶 D.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 3、“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在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出的战略决策是

    A.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4、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5、《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文章中最早刊登于《人民日报》的是

    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C.《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

    D.《联产承包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 6、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马文革   张建国 刘援朝   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 四五事件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8、你知道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区吗?

    A.澳门

    B.深圳

    C.香港

    D.台湾

  • 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商业

    D.重工业

  • 10、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他在上世纪70年代取得的成就是

    A.成功引进占城稻 B.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开创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11、《环球时报》报道:“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已连续六年成功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019年是第六次交接。”致使这些烈士在60多年前魂断异国埋骨他乡的战争是(  )

    A.解放西藏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 12、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众新生

  • 13、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具有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主要得益于国家制定的哪一项重大决策?

    A.建立了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

    D.建立特别行政区

  • 14、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

    C.人民解放军进驻昆明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15、小明同学在阅读军事报纸时,看到一段评论:“坚持党管武装踏上强军兴军新征程一古田会议光芒照亮强军征程。”“古田会议”的主题是

    A. 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军队政治工作要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17、照片定格历史,历史由此生辉。如图中的照片被网络评为“新中国最难忘的100个精彩瞬间”之一。它之所以“精彩"是因为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实现了国家独立自主

    C.加速了民主革命胜利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18、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D.中国加入WTO

  • 19、“农民种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此局面出现的法律依据早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 20、如图是中国1957年-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2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隆重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

  • 23、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_____的错误。

  • 24、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了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 26、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

  • 27、科技成就: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 28、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 29、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 30、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3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请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路上出现的严量失误一例。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十九大分别将哪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共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新时代 新社会 新成就

    50年代初某月某日,湖北一位兄长给弟弟寄了一封信,信文如下:

    (1)信中提到了哪两件当时的大事?任选其中一件并结合史实,说出其对巩固新中国政权起到的作用。

    (2)对比观察1953—1957年和1958—1965年的建设成就图,完成下表

    (3)以下为八年级下历史教材第二单元的课题及每课的子目,请围绕“新中国建国前三十年,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基础”这个主题,从该单元内容中选取一个角度的具体事例并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