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河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革命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人员。下表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部分革命烈士名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 2、为了怀念邓小平同志,某校举办了“邓小平事迹图片展”活动。下列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 4、张学良晚年曾作诗:“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该诗赞扬的是(      )

    A.明成祖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 5、“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这反映“一国两制”具有(     

    A.时代性

    B.创新性

    C.包容性

    D.示范性

  • 6、为新中国成立作准备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7、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邓小平理论

  • 8、会议一致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材料中的会议是指((  )

    A.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 9、阅读下边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A.英国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工业革命

  • 10、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人心。有三张纪念邮票以“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为主题,对这三次党代会表述最恰当的一组关键词是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 1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进行了一场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的一个真理是

    A. 必须遵循毛主席的指示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必须维护毛主席的决策

    D.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 12、1999年,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推动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历史事件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台湾回归祖国

    C. 香港回归祖国

    D. 澳门回归祖国

  • 13、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文化大革命

    D.三大改造

  • 14、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

  • 15、辽宁省宽甸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农民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是(   )

    A. 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 参加“大跃进”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他是“一个能让中国人真正吃饱饭的男神”,他的研究成果养活10亿人口,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孔繁森

  • 17、“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项运动中曾经提出类似的思想主张?( )

    A.洋务运动

    B.工业革命

    C.鸦片战争

    D.新文化运动

  • 18、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这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所针对的错误倾向是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阶级斗争为纲

  • 19、下列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红军长征胜利

    C. 抗日战争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20、下列英雄人物中,牺牲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共一大提出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

  •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 24、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 25、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 26、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 28、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 29、们可以用数字来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请分别列举了以下内容。

    (1)“一次大危机”:________

    (2)“两个策源地”:________

    (3)“三个坏同盟”:________(指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

     

  • 30、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在这次战争中涌现的两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3)我们中学生要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4)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对彭德怀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 3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结合所学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创立了什么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并指出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3、20世纪以来,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据此,请列举新中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两大梦想的具体史实。

    (2)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在此过程中具有伟大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会上作出了哪一伟大决策从而使中国开始富起来?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中共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这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土地改革首先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地区进行;第二批,从1951年冬季开始在华南、西南等地区进行;第三批,从1952年冬季开始主要在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中进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谁?

    (2)材料一反映的事件的结果如何?

    (3)请写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4)两则材料所涉及的两个历史事件对新中国政权有什么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