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学生王明在百度搜索中输入 “文化大革命”,他不可能查询到的是 ( )
A. 五一六通知 B. 四五运动 C. 九一八事变 D. 造反有理
2、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歌词中的“MACAU”指的是
A. 台湾 B. 香港
C. 澳门 D. 钓鱼岛
4、在早年的香港电影里,与内地人有关的镜头似乎只有一种类型,就是“逃港”(即偷渡)。而如今,内地的居民仍然频繁往来于香港的大街小巷,他们已经成为香港旅游购物的主力军。内地居民角色的变化最能说明:( )
A.民族团结是基本国策 B.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
C.“一国两制”是世界趋势 D.“科教兴国”是奠基工程
5、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A.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B.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C.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6、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面,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面发生于( )
A.土地改革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期间
7、莫言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水瓶打碎……”这一情境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8、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与此相关的大事件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围的合法席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9、周恩来曾说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后一个“天安门”是指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
10、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从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这条中国道路是
A.计划经济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考察时,回忆起曾填写的《念奴娇》词。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句子,深深表达了对下列哪位人物的崇敬之情
A.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12、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到 1952 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手工业 D.重工业
14、2018年8月16日,国家民委发布《2017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情况》。《监测情况》显示,2017年与2016年相比,贫困程度较高的贵州、云南、西藏、甘肃、新疆,贫困发生率从10%以上降至10%以下,广西、青海、宁夏贫困发生率从7%以上降至7%以下。这些扶贫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某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孩子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大炼钢铁、多快好省这种场景应发生于
A. “文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新中国成立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16、201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
A. 21周年
B. 31周年
C. 11周年
D. 41周年
17、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历经多次调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B. 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支配权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自主经营
18、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B.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C.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D.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19、某同学认真学习整理了中共十五大以来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新理论成果,之后制作了示意图。由此可知,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20、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我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历史性的跨越。这艘飞船是( )
A. “神舟”一号 B. “神舟”七号 C. “神舟”五号 D. “天宫”一号
21、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
2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3、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24、以下人物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堪称“中国脊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雷铎 ②邱少云 ③焦裕禄 ④袁隆平 ⑤王进喜 ⑥黄继光
(1)为保证潜伏战友的安全,烈火焚烧不动摇____________;
(2)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____________;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
(4)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__;
(6)“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
25、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时间 | 成就 | 杰出人物 |
1964年10月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③ ④ |
1966年11月 | ① | |
1970年4月 | ② | |
1972年 | 青蒿素提取成功 | ⑤ |
1973年 | 籼型杂交水稻 | ⑥ |
26、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②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④,对建设有⑤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8、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9、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_____而团结奋斗。
(2)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都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四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清明节前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4月5日,活动遭到“四人帮”的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统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五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杨照德《“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
(1)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2)了解新中国成立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3)了解新中国航空航天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4)了解文化大革命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5)了解一五计划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6)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____________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3、改革开放40年来,先后形成了四届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四届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都是谁?
34、历史的车轮走过千年沉浮,又走过“万马齐暗”的近代,終于走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既有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也有严重失误和沉痛教训。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开辟新纪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根据图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 1965)》
(2)根据材料,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冒险”中涌现出的英雄,分析“冒险”带来的益处有哪些。
[探索新道路]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3)上表中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得益于中央的哪政策?
(4)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在这一时期,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2例)
[树立新模范]
材料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
(5)材料展示的四幅图片中B、C分别是哪位英雄模范人物?上述这组图片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