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焦作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胡锦涛在2007年的中共十七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首次提出是在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 2、下表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导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美援朝胜利

    B.土地改革进行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完成

  • 3、我国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的标志是

    A. 大庆油田建成

    B. 原子能工业建立

    C. 原油产量增长

    D. 东北工业基地建成

  • 4、学者宋圭武曾评论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 5、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是

    ①农业

    ②交通运输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手工业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6、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中强调,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

    A.和平统一原则 B.改革开放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抗美援朝③万隆会议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扩大,16世纪中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栽培,这就是

    A.玉米、甘薯 B.西红柿、马铃薯 C.玉米、大豆 D.棉花、烟草

  • 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取得重大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美建交 B.中日建交 C.中法建交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中国现代化前进的步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一百年”是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B.拨乱反正100年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0年 D.香港回归100年

  • 12、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杨利伟

  • 13、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 “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 14、下图所列史实,共同反映了清政府重视(     

    设立台湾府

    平定噶尔丹叛乱

    设置驻藏大臣

    设置伊犁将军

    A.民族自治

    B.对外贸易

    C.边疆治理

    D.文化交流

  • 15、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四个全面”

    D.新发展理念

  • 16、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的两幅图出现在(     

    A.“大跃进“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 17、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

    ①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②汪辜会谈

    ③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A. 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③①②④

  • 18、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重大贡献 , 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邓稼先

    B.杨振宁

    C.王进喜

    D.钱学森

  • 19、“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学家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地再现了著名科学家______的科学品格。(   

    A.钱学森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 20、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文中两个天安门有关的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和开国大典

    B.鸦片战争和南京解放

    C.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和开国大典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2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23、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 24、______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______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 25、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 ____________ 。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 ___________ 。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 27、

    (1)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作出____________伟大决策。

    3)图二人物是_________,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__方针。

    3)图三的人物是__________,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获得了______________称号。

    (4)图四反映____________事件,司令员是________,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

  • 28、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____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

    (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 30、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 33、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代表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力和谐关系。”“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请回答:

    (1)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有几个?请你说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明《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建国初期提出的外交原则及产生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交建。20世纪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需求。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怎样变化?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新模式。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目前中国形成的外交布局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