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5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这两个会议的首次召开所取得的成果有( )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一二·九运动
4、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景象有( )
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③人们 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一生守护‘大国粮仓’的精神”是哪位楷模精神的真实写照( )
A.王进喜
B.屠呦呦
C.邓稼先
D.袁隆平
6、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的
③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人物属于“四人帮”的是( )
A.张春桥
B.林彪
C.华国锋
D.叶剑英
8、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直接得益于( )
时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粮食总产量(百万吨) | 166.83 | 169.52 | 183.94 | 192.75 |
A.机械化农具的普及
B.农业科技的重大进步
C.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D.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9、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A. 中共八大
B. 中共九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系统地被提出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在1949年的一次历史活动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 28个党派参加了第一届政协会议
B. 28个民族参加国庆盛大阅兵仪式
C. 28架飞机参加国庆盛大阅兵仪式
D. 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12、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 )
A.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B.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伙伴关系
C.社会主义建设追求高质量的发展
D.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1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左”倾错误,不包括( )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4、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毛泽东主席宣布会议任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
A.调节国共两党冲突
B.开展军事斗争
C.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进行工业化建设
15、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 ④两个“凡是” ⑤实事求是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6、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曾经说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位司令员是( )
A.林彪
B.彭德怀
C.邓小平
D.刘伯承
17、1953年以来的5年间,吉林省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7.6亿元,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丰满发电厂等一批国家的骨干企业新建、扩建并投产。吉林省工业水平跨越式发展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对外开放
18、制定宪法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体现了
A. 时代的潮流
B. 党的方针
C. 无产阶级利益
D. 人民的意志
19、1990年以后,上海浦东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上海浦东属于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20、漫画所示人物倍受人们喜爱。其主要原因是画中人物
A.获诺贝尔文学奖
B.发现了青蒿素
C.培育了杂交水稻
D.为航天事业作贡献
21、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2、根据下列会议主要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会议。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________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________
(3)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确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3、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4、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25、观察下图,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出下列地点的英文代号:
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图
A.中朝边境:鸭绿江
B.《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
26、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7、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8、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______年12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30、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______;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______。
3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32、20世纪以来,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据此,请列举新中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两大梦想的具体史实。
(2)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在此过程中具有伟大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会上作出了哪一伟大决策从而使中国开始富起来?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中共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这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
3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34、(富起来的农村)
材料一:……,……,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的文件出自哪一事件?这一文件的颁布为什么能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2)材料二鼓励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什么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的顺口溜是对我国农村哪一政策的直接描述?这一政策在农村取得了哪些明显效果?
(4)综合上述事件,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