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而。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回族的形成
D.遣唐使来唐学习
2、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 )
A. 开皇之治 B. 开元盛世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3、国务院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这反映了我国实行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主集中制
4、一书中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 中国社会走向衰落 D. 东西方间的冲突与隔绝
5、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远古人类遗址时写道:“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这一远古人类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半坡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马王堆汉墓
6、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③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④社会习俗发生巨大变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有学者研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秦“无叛吏”的原因是( )
A. 地方官员的俸禄很高 B. 秦朝的刑法严酷
C. 陈胜吴广起义的打击 D. 郡县制有利于统一
8、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 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B.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 都没有改变社会制度
D. 都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
9、明朝的科举制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能自已随意发挥。否则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录用。此举的影响是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B.严重影响了人才的选拔
C.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D.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10、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
A. 孔繁森 B. 焦裕禄 C. 王进喜 D. 张秉贵
11、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国耻日”演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这里所说的“国耻日”是指 ( )
A.列克星敦枪声
B.美国内战的爆发
C.中途岛战役
D.珍珠港事件
12、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口口口口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厖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口口口口填写
A. 长征开始
B. 遵义会议
C. 渡过湘江
D. 三军会师
13、《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0多年,人类社会见证了种种思潮的激荡,经历了无尽的风云变幻,始终不变的是对和平、幸福、美好的追求。下面对该文献发表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④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中国支付宝推出的“海外直购”将海外客户与中国消费者更加方便地连接起来,这一现象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A.国家联合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集团化
D.政治多极化
15、下图建筑是驰名世界的天主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典范,被雨果称为“石头的交响乐”。它是
A. 麦加清真寺 B. 印度泰姬陵
C. 北京故宫 D. 巴黎圣母院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形成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是(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日本
⑤意大利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④⑤
17、“旗帜在诅咒中降落,山河在指点下破碎。苦难从绝望里开始,我从克里姆林宫离开……原谅我,俄罗斯!”诗歌中进行忏悔的人物是指
A.列宁
B.斯大林
C.戈尔巴乔夫
D.赫鲁晓夫
18、“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各班...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9、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
①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 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③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二战后初期,美国为首的国家又一次挑起来一场战,其意图主要是( )
A.铲除帝国主义 B.稳定美国政局 C.巩固两极格局 D.遏制共产主义
21、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随着____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 (1)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 (2)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 |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 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____。计算机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____。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22、《凡尔赛条约》:操纵会议国家及巨头:英国首相________、法国总理________和美国总统________操纵了会议,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23、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_______和对 _______的向往。
24、新经济政策
(1)原因:1920年来,苏维埃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必须改变“________”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2)时间:1921年春
(3)内容:①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____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________,允许出租________,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________,实行自由贸易;
③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________经营;
④实行________的工资制。
(4)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________联盟,促使________稳步发展。
25、填空题
22.(1)西汉史学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放战争中奠定了解放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3)伟大的艺术品往往是艺术家识热情感的自然流滴。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他的第三交响曲,也就是《》,这首交响曲篇幅宏大,感情奔放。1888年,荷兰画家梵高在阳光灿烂的法国南方创作的《》以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26、1990年3月____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
27、内战爆发:
林肯贡献:为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8、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________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德国实行________;成立________;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________会晤,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________》,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29、《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30、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是汉初的______。汉武帝颁布______削弱封国势力。
31、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时间?统治者?把他怎么称呼?
32、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时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 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
(2)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请列举促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的重大事件。(举出两项即可)
33、文革期间,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取得的三项科技成就。
34、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1)人物篇:下图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雄楷模,
①人物: 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索篇: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
②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上述图片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文件是什么?
③“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图二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哪一方式?
④图三显示安徽凤阳县农业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产生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⑤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