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罗斯福新政的突出表现在(

    A. 国家干预和指导   B. 大力整顿银行

    C. 兴建公共工程   D. 政治体制改革

     

  • 2、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话表述的意思包括( )

    世界经济日趋密切,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分配不均

    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全球化潮流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世界各国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以加强亚洲和欧洲的经济交流,以下选项和这一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A.马可·波罗来华

    B.亚历山大东征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日本大化改新

  • 4、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D.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 5、抗日战争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下列关于这场战争进程

    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②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④台儿庄战役⑤柳条湖事变

    A. ⑤②①④③   B. ①②⑤④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⑤

     

  • 6、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弋文化博物馆”之称。下列关于山西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发生在今天的西晋城高平市

    B. 魏晋时期內迁到山西的少数民族主要有鲜卑、匈奴、氐族

    C. 山西在元朝时归属中书省管辖

    D. 发生在山西地区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 7、“如果流动的油河能够映出天上的星座,你该是那浩瀚中最明亮的一颗”。诗句赞美的艰辛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是

    A. 雷锋 B. 孔繁森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 8、如果把“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和“《权利法案》”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 9、由于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从而促进圆满成功的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开罗会议 C. 华盛顿会议 D. 日内瓦会议

  • 10、出生于民国十七年的杨老先生,在少年时写了一篇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写于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 11、美苏争霸过程中,双方对外战略相对进行调整,根本原因是(

    A. 政府换届改变政策   B. 第三世界力量兴起

    C. 国际形势不断发展   D. 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 12、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大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②①

     

  • 13、隋炀帝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下列哪些事件是隋炀帝的历史贡献

    ①建立隋朝

    ②创立科举制

    ③开凿大运河

    ④统一全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4、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A. 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B. 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 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 15、在解放战争中,被毛泽东称为“像一把尖刀一样扎入敌人胸膛”的军事行动是(  )

    A.青化砭战役 B.辽沈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千里跃进大别山

  • 16、“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 17、“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材料(    

    A. 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 18、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变化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完成

    B.一五计划的成就

    C.三大改造完成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19、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因为

    A. 新政没有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

    B. 新政没有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新政削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 新政没有根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 20、“长城怒跃黄河吼。眺中华,平型猎豹,台庄擒狗。胜利凯歌频奏起。倭寇投降低首。”该词句中涉及的战役有(     

    A.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

    C.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

    D.保卫大武汉、长沙会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___________法西斯政权对内实施独裁统治。1933年,___________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 22、巩固新生政权:对内:建立新型的____________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对外: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迁都到________

  • 2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

    A.鸦片战争 B.新中国的成立

    C.虎门销烟 D.洋务运动

     

  • 24、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180年前发生的________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60年前的某一天,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________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25年前,《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20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5、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 26、北宋________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 27、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________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________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________的瓦解,对维护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是----

     

  • 29、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__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 30、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________的趋势加强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各自的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 32、清朝前期,我国疆域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和黄岩岛(明清两代称之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近年来,周边国家不断挑衅,制造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等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末清初,当时人民为保卫台湾主权采取哪一行动?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哪一举措来加强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清朝晚期,因为哪场战争台湾被迫与祖国大陆分离?

    (2)清朝前期,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完整,清政府在东北地区采取哪些措施?

    (3)新疆是中国西北的门户,清朝乾隆皇帝时出现回部贵族叛乱;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和俄国觊觎新疆。面对种种危机,清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行动和管理措施?

    (4)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向奥巴马总统阐明了中方在钓鱼岛、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中方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处理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以上历史知识,我们对钓鱼岛、南海问题应有什么认识?

  • 33、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概况。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一个历史学家在19世纪30年代考察了英国城市伯明翰后,留下了下面评论: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來雾一 样包裹着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 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请你提炼出作者工业革命的观点,并充分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提炼观点正确全面,说明条例简洁,充分结合材料,80—120字之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