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作战方案示意图,该作战方案名称或代号是
A.“施里芬计划” B.“白色方案”
C.“巴巴罗萨计划” D.“霸王计划”
2、下列不属于三国同盟国家的是( )
A. 英国 B. 德国 C. 奥匈帝国 D. 意大利
3、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为了民族振兴和祖国富强,张謇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下列史实和张骞无关的是( )
A. 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B. 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C. 是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D. 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4、货币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欧盟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开始使用欧元。观察下面2欧元硬币图案,从中可以看出欧盟的发展理念是
2欧元硬币正面 | 2欧元硬币背面 | ||
硬币的正面图案采用统一的设计方案 | 德国:中间图案为代表德国主权的日耳曼鹰标志 | 法国:中间图案为一棵风格化的树,周围刻有共和国格言“自由、平等、博爱” | 意大利:中间图案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的画像 |
A.一体化发展,同时尊重各国历史文化
B.放弃国家主权,实行一体化发展
C.以德国为中心,建立欧洲防御体系
D.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
5、续范亭先生对某次战斗高度评价道:“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们的士气。”这场著名的战役是
A.长沙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6、“……当时广大的农民群众在情绪上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反对我们。这在苏维埃俄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我希望也是最后一次,这种特殊的……情况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是因为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以上是列宁针对哪一政策的实行做的反思 ( )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俄国1861年改革
7、继设立经济特区、下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沿海线 对外开放区之后,2001年12月我国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
A.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B.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D.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8、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表述有误的是
A.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9、郭沫若在《满江红·卢沟闻警》中写道:“庚子耻,犹未雪。卢沟辱,何时灭?”“卢沟辱”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0、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兼相爱,交相利”
D.“得道多助,道者寡助”
1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
C.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
D.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12、“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他发现了
A.微积分原理 B.杠杆原理
C.物种不断变化 D.万有引力定律
13、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说:“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下列关于上海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海是近代西方侵略者用武力强迫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B.上海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批经济特区城市
C.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并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和上海自贸区
D.1992年邓小平在上海发表“南方谈话”
14、西汉王朝经营西域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设置西域都护
③派甘英出使大秦 ④派班超出使西域
A.③ B.④ C.①③ D.①②
15、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写道:“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恩惠”是
A. 珍妮机
B. 火车
C. 飞机
D. 蒸汽机
16、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的性质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化,其中第三次巨变实现的标志是:
A. 鸦片战争的爆发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17、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这源于90年前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斗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次斗争是( )
A. 秋收起义 B. 南昌起义 C. 武昌起义 D. 百团大战
18、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 大雁塔
B. 大昭寺会盟
C. 唐招提寺
D. 广州十三行
19、美国经济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宋代中国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总的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下面选项不能证明这个说法的是
A. 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 B. 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 发明了司南 D. 太湖流域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颜语
20、“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成,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内战爆发:
过程:
(1)内战爆发:_______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________”。
(2)战争初期形势: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3)转折:
①措施:1862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通过了《_________》,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颁布了《___________》,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②作用: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结束:__________年联邦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_______________。不久,南方军队投降,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22、历史上一些重大会议的召开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引发了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的会议:
(2)暂时协调了一战后日美矛盾的会议:
(3)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安抚法西斯国家的会议:
23、请在下表中填写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国别、代表作和他们的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
科学家 | 国别 | 代表作 | 主要成就 | 社会影响 |
牛顿 |
|
|
|
|
达尔文 |
|
|
|
|
爱伊斯坦 |
|
|
|
|
24、1915年,新文化运动掀起。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和( )
25、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1) 是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1789年制宪议会制定 , 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与封建等级制度。
(3)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的 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6、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7、科学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可以战胜愚昧。
(1)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是:
(2)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 》,该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名言出自 之口。
28、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__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______”。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______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__”,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29、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________和国际________迅速增长,________的影响日益增大,________的全球化趋势加快。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30、请按要求列举相关历史知识
(1)古代史书说他开通“西域道”(即“丝绸之路”),他是 .
(2)1952年 完成,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3)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4)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的是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发动 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31、举出古希腊两个最著名的城邦的名称。
32、学史有感: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
⑵为了维护统一,清朝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各采取什么措施?
⑶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⑷为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提出这一科学构想的人是谁?
⑸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3、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请回答:
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③当今世界格局正向什么方向发展?
④为适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应该怎么办?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斯)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焚毁“妖言惑众”的书籍……士人们对暴政怨愤异常,流言遍布天下。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把这些人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他们绝大部分是儒生。
材料二:康、雍、乾三朝,文祸极盛……徐骏的诗集里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句,便牵强附会地说“清风”二字是影射清朝。雍正定徐骏犯了诽谤朝廷罪,立即处死。……这种做法不仅仅是砍掉许多会思考的头颅……
——材料一、二摘自《中国十二王朝覆亡全景:天朝落日》
材料三:14世纪前后,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四:18世纪,正当法国的旧制度衰败的时候,以伏尔泰为旗手的思想家发起了一场运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进行猛烈抨击,宣扬自由和平等的思想。
——材料三、四摘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历代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什么措施?明朝为加强思想控制又在科举制度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
(2)材料三反映的是什麼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
(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法国大革命初期颁布的哪一文献体现了材料中“自由和平等的思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