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昌吉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文物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图文物可提取出最佳信息是

    明锦衣卫印

    A.专制皇权的强化

    B.八股取士的盛行

    C.地方权力的上升

    D.政府机构的健全

  • 2、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重要的、具有浓厚闽文化色彩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是位于闽侯县的 (  )

    A.昙石山文化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壳丘头遗址

  • 3、某同学在复习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专题后做了下面的历史时间轴。由②发展到③的 具体表现是(     

    ①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②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国家财政收入约 80% 来自南方

    ④南方的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在全国手工业中占重要地位

    ⑤东京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4、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北宋前期,开封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③宋朝时期,太湖流域已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④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加强思想控制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措施.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四书五经

    B.唐诗

    C.《资治通鉴》

    D.宋词

  • 6、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等。你知道这些节日与哪一宗教有关吗?

    A.佛教 B.基督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

     

  • 7、“痛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1919年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 8、上海竹枝词“和议初成五口通,吴淞从此进艨艟”描述的“和议”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 9、新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非凡。下列图片反映的科技成就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是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杨利伟走出舱门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行驶中的“复兴号”

    中国标准动车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曹雪芹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庵 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 11、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文学巨匠,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同时期的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戏剧家通过作品批判封建礼教。这两位分别是

    A. 莎士比亚关汉卿

    B. 索福克勒斯关汉卿

    C. 莎士比亚汤显祖

    D. 索福克勒斯汤显祖

  • 12、汉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儒家学说终于取代了道家成为正统思想。这表明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是

    A.政治发展的需要

    B.诸子学说的流行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诸侯王势力强大

  • 13、有人说,“五四”的演员是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外国。下面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

    A.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爆发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青年学生是运动前期的主力军 D.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 14、元末明初,太原文学大师罗贯中发出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慨,并由此创作完成了一部家喻户晓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作品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 15、中英贸易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在正当的贸易中,英国处于明显的入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人找到了一条捷径。“捷径”是指

    A. 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走私鸦片

    B. 与清政府协商进出口货物的税款

    C. 降价倾销呢绒、布匹

    D. 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 16、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 17、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下列关于科举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正式诞生于隋文帝时  ②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③唐太宗扩大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时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④1911年被废除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18、为报道巴黎和会,中国《大公报》购买了路透社的电稿,但有关我国在巴黎和会利益得失的内容寥寥无几。甚至山东问题的最终结果、我国专使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国人极为关心的事实,191975特约路透电中,10篇消息只字未提。以上史实说明( )

    A.中国通讯技术落后

    B.中国国际地位低下

    C.英国媒体保持公正原则

    D.巴黎和会与中国无关

     

  • 19、观察《1978—201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亿元)变化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变化109331.7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B.全国范围实行了政企分开

    C.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

  • 20、“魏之先(祖),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材料中的“魏”当指

    A. 西周时的魏国

    B. 战国时的魏国

    C. 三国时的曹魏

    D. 北朝时的北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这是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 22、罗斯福新政:内容

    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颁布《________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②对工业的________(中心措施):颁布《________》,规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________》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解,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________”:兴建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 23、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修建了________,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________,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 24、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后,英国政府取消了______公司的统治权,改为直接统治,直接统治还可以在殖民地________

  • 25、德国的分裂:

    (1)分裂:

    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西德”。

    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东德”。

    (2)影响:欧洲_______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 26、南北矛盾的加剧:

    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___________、西濒________________的大国。

  • 27、欧洲的联合: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成________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________共同体和________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________,大大加快了________的进程。

  • 28、名言总能让我们从伟人那里获得力量。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让我们看到虽然双耳失聪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用20年时间呈现给世界《物种起源》。

    (3)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用坚持和勤奋留给人类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 29、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毅然回家乡创办企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道路。

  • 30、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1)创立“拜上帝会”,反清农民运动——

    (2)提出“扶清灭洋”,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

    (3)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爱国运动——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制定了重大的方针和政策,引领了中国发展方向,领导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此次会议召开诞生地点在哪里?有什么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一伟大的决策?这一决策最先从农村开始,具体是怎样做的?

    (3)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哪次?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何感想?

  • 32、写出二战期间,粉碎德军和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 33、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请分别列举出英国、法国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二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摘编自《大国崛起·日本》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材料及所学,说说这次改革的内容里哪些体现了欧洲的“先进文明成果”?(从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三方面各举一例)

    (3)材料二所述《讨伐清国策案》首先转化成哪次“讨伐”行动?战争之后签订的哪一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据此谈谈该如何发展中日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