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割占香港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人民日报》2006年9月有则报道:历时5年完成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史诗电影《圆明园》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圆明园》参考大量文献资料,首次用数字技术将“万园之园”的真实全貌复原。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如图所见的断壁残垣。你知道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强盗是谁吗?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3、下列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有 (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信、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B.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D.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
5、“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B.老革命家的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C.彭德怀被定为“反革命”
D.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6、我国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消灭的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
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7、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干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阀门。它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8、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
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反对军阀统治的革命性
C.反抗斗争的正义性
D.追求救国真理的进步性
9、在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的先进知识分子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10、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源自鸦片战争的爆发,其主要依据是( )
A.民族矛盾从此代替了阶级矛盾 B.长期闭关锁国的现状被打破
C.人民斗争的对象开始转向外来侵略者 D.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在华获得的一项特权是( )
A.军费赔偿
B.进驻东交民巷使馆区
C.往南京开设工厂
D.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1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国共合作宣言 D.七七事变
14、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在探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15、新华网报道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政府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请看下边的图片,它们的流失和历史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近代某报刊刊载过这样一句话:“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 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最早刊登这句话的刊物是
A. B.
C.
D.
1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包括( )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③杀害义和团团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8、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洲之藩篱,必先去满洲之形状”,提倡 “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19、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与下列数字符号来源于同一文明地域的是
A.种姓制度
B.《一千零一夜》
C.帕台农神庙
D.金字塔
21、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2、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23、“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是( )
A. 1956--1966 年
B. 1965--1975 年
C. 1966--1976 年
D. 1963--1973 年
24、洋务运动的时间:从19世纪____年代到____年代中期。
25、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1923年2月,____举行的大罢工将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26、1940年,____指挥的____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7、1992年,_____召开,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8、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⑴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学堂——______
⑵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______
⑶鲁迅的解剖整个民族弱点,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______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______
29、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军在______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0、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____》。
31、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什么?
32、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请回答:
(1)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2)1919年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学生的爱国运动,请写出这场著名运动的名称?该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
(3)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国共两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重大贡献,请分别列举国民党、共产党在军事上的贡献一例加以说明。
33、武昌起义的主力是?推翻清王朝的事件是?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材料二:
中美关系发展年代表 | |
1950年 | A |
1971年 | 乒乓外交 |
1972年 | 尼克松访华 |
1979年 | B |
材料三:在对待国际关系方面,习近平坚决推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共同富裕”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成为“大同”这一古老理念的现代阐释,因为它们指明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和平社会生活的新航向。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首席研究员洛曼诺夫
(1)结合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请列举两例。
(2)写出材料二中年代尺上的A、B处的历史事件。
(3)改革开放以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会议,试举一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外交布局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