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省铜陵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从来叛逆多藉邪教倡乱,而粤匪为尤甚也”曾国藩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中日甲午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2、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 3、与图中所示历史事件对应的选项是(       

    A.“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

    B.“庚子年发生义和团……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C.“皇帝倒了,辫子剪了!”

    D.“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 4、2021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抗日战争时期,无数英烈血染疆场。下列人物牺牲于敌后战场的是(       

    A.赵登禹

    B.佟麟阁

    C.张自忠

    D.左权

  • 5、《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不利的条款是

    A. 赔款2亿两白银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开放沙市、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D. 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

  • 6、曾经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的中国“红三角”牌纯碱的研制者是

    A.张謇

    B.詹天佑

    C.茅以升

    D.侯德榜

  • 7、文革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毁

    D.民主与法治遭到严重摧毁

  • 8、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小说《黄海大战》

    B.电影《甲午中日战争》

    C.民间留传下来的对黄海大战的描述

    D.日本人拍摄的黄海战役时的照片

  • 9、西方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 10、《家》这部白话小说是谁创作的(        

    A.鲁迅

    B.郭沫若

    C.老舍

    D.巴金

  • 1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形成的局面是(  )

    A. 解放军被迫战略转移   B. 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C. 解放军进行主力决战   D. 解放军推翻反动统治

  • 12、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入鸦片图,出现图中1839年到1840年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通商口岸的增多 B.虎门销烟的打击

    C.鸦片战争的爆发 D.关税协定的签订

  • 13、北海市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英勇抗日,同仇敌忾

    C.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 14、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和约签字”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15、下列我国科技成就不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是

    A.第一颗氢弹爆炸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16、在我国改革开放单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分别是

    A.深圳、北京

    B.北京、海口

    C.深圳、上海

    D.厦门、雄安

  • 17、19世纪中期,法国的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康熙年间

    D.乾隆年间

  • 18、历史事件看似纷繁复杂、各自为政,其实他们的内部常常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选项中前后两个事件按照“因—果”次序,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英法联军侵华中国战败﹣﹣洋务运动

    B.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百日维新

    C.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义和团运动

    D.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太平天国运动

  • 19、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             ②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③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④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0、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了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这一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自由贸易试验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文革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

  • 22、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 23、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______

  • 24、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________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________

  • 2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交接入列。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_

  • 26、同盟会:________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了“________,恢复中华,________,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________为总理。创办《________》作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________。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 27、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______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 28、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战线;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________被誉为“两弹元勋”;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 30、1840—1900年,外国侵略者曾两次攻占北京,分别是______年、 _____年;有两位皇帝被迫逃离北京,分别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不屈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写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标志着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

    (2)北京作为清朝的都城,但却被两次攻占,写出相关的侵华战争

    (3)19世纪末,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的农民运动名称及相关战役

    (4)结合以上探究,谈谈你的感受

  • 32、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

  • 33、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1895年后,一位洋务派官员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2)材料二中这位洋务派官员创办了北洋舰队,他是谁?分析其“伤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他们只学习西方哪一方面的内容?

    (4)材料四出自哪一派别?他们救国的改革是什么?结果怎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