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解放战争的四个主要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开始于( )
粉碎敌人进攻 (转战陕北) 第一阶段 |
| 转入战略进攻 (挺进中原) 第二阶段 |
| 进行主力决战 (三大战役) 第三阶段 |
| 推翻反动统治 (波江战役) 第四阶段 |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2、“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抵制和抗争”的是( )
A. “二月逆流”
B. “四五运动”
C. 邓小平整顿各方面的工作
D. 停课停工“闹革命”
3、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干部、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这些史实直接表明党和国家( )
A.正在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C.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已完成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到北京天坛“祭天”
B.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C.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5、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体现了官兵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英勇殉国的电影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6、《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相同的内容是( )
①割地②赔款③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开辟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废除二十一条”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些开明官员掀起的“师夷长技”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9、下列长征路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A.瑞金一金沙江一大渡河一赤水一吴起镇
B.瑞金一大渡河一金沙江一赤水一吴起镇
C.瑞金一赤水一金沙江一大渡河一吴起镇
D.瑞金一大渡河一赤水一金沙江一吴起镇
10、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为此,他们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下面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反映了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获得大幅度增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类别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 8.7 | 48.8 | 22.4 |
1952年比 1951年增长(%) | 14.1 | 26.5 | 12.5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进行
C.大陆统一的影响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2、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思想解放 D.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13、由圆明园的从繁华到废墟,留给我们的最大警示是( )
A. 落后就要挨打 B. 封建制度落后 C. 鸦片危害严重 D. 资本主义制度先进
14、“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此歌谣反映出义和团的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15、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革命。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
A.人民幸福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社会和谐
17、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武昌起义的战斗情景 B.辛亥革命的战斗情景
C.太平军西征的战斗情景 D.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18、美丽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坚决主张收复新疆的洋务派代表是( )
A.张之洞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曾国藩
19、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该事发生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鸦片战争时期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20、“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胡适
B.鲁迅
C.陈独秀
D.康有为
21、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将军是
22、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____。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这是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3、1992年中共______(会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
2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中国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开创于________(朝代) ______年废止。
26、____(地点)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____(地点)。
27、我国积极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并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1950-1952年 (1)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3-1956年(2)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6年(3)________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4)____________。
28、中国共产党是在________思想的指导下成立的。中共成立后开始领导工人运动,________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顶峰。
2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是______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_______。
30、(1)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汉武帝派 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汉武帝建立 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下图是汉代农民使用的一种播种工具,它的名称是 。
31、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2、(题文)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相关的人物。
(1)他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2)他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直至壮烈牺牲——
(3)党的好干部一一
(4)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3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遭受过哪两次重大挫折?从“革命道路”“生死攸关”两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34、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分地权。
——某组织的革命纲领
请回答:
①这是哪个组织的纲领?
②它是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建立的?
③它的机关刊物是?
④这个革命纲领之被阐发为哪三民主义?
⑤这个纲领成为了哪次革命的指导思想?
邮箱: 联系方式: